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9-13  浏览次数:674次

      作者:吕美明  作者单位:铁力市人民医院,黑龙江 铁力

      【关键词】 肺心病;心力衰竭;低分子肝素钠

      肺心病患者常存在高黏血症,易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笔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能有效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及肺微血栓形成,从而纠正低氧血症,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心肺功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40例肺心病患者,均为急性加重期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0例患者中,男15例,女5例;年龄40~85岁,平均62.5岁。对照组20例患者中,男14例,女6例;年龄42~84岁,平均63岁。

      1.2 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紫绀明显;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高于正常值;无房颤病史,无严重出血性疾病及出血倾向;未用过抗凝剂、血小板抑制剂;用药前测定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病例常规控制呼吸道感染、止咳止痰、氧疗、强心、利尿扩血管、纠正电解质紊乱。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具体方法:低分子肝素钠钠5000U腹部皮下注射,1次/12h,7d为1个疗程。

      1.4 低分子肝素钠副作用的防治

      动态监测血小板变化,用药后第5天开始复查;凝血时间>30min或为治疗前的3倍,或有出血倾向者应立即停药;需要立即中和肝素副作用时可以用鱼精蛋白1mg对肝素100U的比例静脉注射。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显效:疗程结束后紫绀消退,心功能改善Ⅱ级,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降至正常范围;有效:紫绀减轻,心功能改善Ⅰ级,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下降,但未达显效标准;无效:紫绀及心功能无改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无改变。

      2.2 治疗效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60%(12/20),有效率为30%(6/20),无效率为10%(2/20),总有效率为90%(18/20);对照组显效率为20%(4/20),有效率为50%(10/20),无效率为30%(6/20),总有效率为70%(14/20)。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而加用低分子肝素钠,能有效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及肺微血栓形成,从而纠正低氧血症,降低血液黏度,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心肺功能。肺心病的病理生理是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室肥大,导致右心衰竭。而肺动脉高压主要成因为肺血管床减少,肺动脉痉挛、血容量增加及血黏度增加。肺心病患者普遍存在反复感染、低氧血症、酸碱失衡等。肺部感染过程中产生许多炎症介质如氧自由基(OR),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血栓素A2(TXA2)、白细胞三烯(LTs)、补体、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白细胞介素(IL)等。其中多种炎症介质可使毛细血管内皮损伤,使血小板在肺内聚集,凝血及纤溶系统功能障碍,免疫球蛋白及纤维蛋白原反应性增高,使全血黏度增高,使血液呈高凝状态,并引起肺微血栓形成[1]。TXA2具有强的收缩血管及血小板聚集作用。LTs有强的收缩支气管平滑肌及微血管作用,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使心力衰竭加重。另外缺氧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压积增高,导致血黏度增加。以上多种因素互为因果,易形成微血栓及DIC,导致微循环障碍,引起多发性肺部微栓塞,进一步加重肺动脉高压,使心力衰竭难以控制。

      低分子肝素钠是由普通肝素通过亚硝酸分解、纯化而得的低分子量肝素钠盐。它具有分子量小、抗血栓作用强、生物利用度高、血浆半衰期长、抗血小板影响小等优点[2],与标准肝素相比较少引起出血。 低分子肝素钠可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尤其是凝血因子Xa,具有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可改变血液粘度,增加血细胞表面电荷,从而有效增强抗凝集和抗血栓作用,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3],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心肺功能。低分子肝素钠能抑制补体系统及白细胞趋化性,中和许多致炎因子,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降低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发挥抗炎作用,同时解除支气管痉挛及微血管收缩,阻止血管平滑肌增生[4],从而减轻或防止肺动脉高压,缓解气道阻力,改善通气和低氧血症,改善心肺功能。

      【参考文献】

      [1]许力军,卢连根,王建国,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血液高凝状态的研究治疗[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8,24(1):5556

      [2]刘爱霞,赵素清,郑大勇,等.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1,18(3):136

      [3]曾群英,麦伟颐,李玉杰,等.低分子肝素的结构与生物活性[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2,8(2):86

      [4]王福清.低分子肝素的研究近况[J].中国药学杂志,1993,28(11):646649

    ↑上一篇: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及其临床应用
    ↓下一篇:灯盏花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