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非典型症状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诊断体会

    发表时间:2012-09-14  浏览次数:650次

      作者:魏西江,张电学,张继胤  作者单位:河北省威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非典型症状 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急诊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根据AMI介入和溶栓等治疗的研究进展现状,我们急诊医生应在接诊后30 min内、发病后6 h内做出正确诊断[1,2],为介入、溶栓等治疗提供有利时机。典型症状的AMI诊断不难,但部分AMI患者的症状不典型,以呼吸、消化、神经、运动系统的某些症状为主诉或首发症状而来诊,此类非典型症状的AMI患者给医生的诊断带来困难,本文就该问题进行临床研究,并结合此类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非典型症状AMI的急诊诊断水平。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均为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急诊科接诊的患者,男29例,女17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2岁。梗死部位:前间壁11例,前壁10例,广泛前壁6例,下壁8例,下基底部1例,高侧壁3例,前壁加高侧壁2例,下壁加广泛前壁1例,心内膜下3例,右室壁1例。患者就诊时的首发症状:(1)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6例,哮喘8例,紫绀2例;(2)消化系统症状:烧心3例,恶心呕吐1例,上腹隐痛9例,上腹剧痛1例,呕血、黑便1例;(3)神经系统症状:晕厥4例,左侧偏头痛1例,烦躁、意识模糊2例,左侧肢体无力1例;(4)运动系统症状:颈项痛1例,左肩胛区痛2例,右肩胛区痛1例,左上肢痛3例。

      1.2 方法及结果 根据AMI的诊断标准[3],本组39例接诊后经采集病史和查体,可疑为AMI,立即行18导联心电图检查和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检测[4],30 min内确诊;7例接诊后误诊,误诊为支气管哮喘3例,上消化道穿孔、返流性食管炎、颈椎病、脑梗死各1例,后经心电图动态观察配合化验检查而确诊。本组从发病到确诊时间6 h以内43例,在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内[2] ;6 h以上3例,失去了溶栓的治疗机会。

      2 讨论

      AMI的临床表现较复杂,症状多种多样,典型的症状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和心前区压榨样疼痛。非典型症状AMI又称无痛性AMI,其机制是:一方面老年患者痛觉减弱,比如以左室心力衰竭为首发的呼吸困难、哮喘、紫绀等症状,以胃肠功能紊乱为首发的烧心、恶心、呕吐等症状,以脑缺氧为首发的晕厥、意识障碍等症状;另一方面是大脑皮层对定位的错觉,即异位放射,与AMI的部位有关,比如:前壁和下壁梗死出现颈椎疼痛、上腹疼痛等症状,广泛前壁和高侧壁梗死出现左肩胛区疼痛,左上肢疼痛、左侧肢体无力等症状,右室壁梗死出现右肩胛区疼痛等。

      鉴于上述临床特点,接诊医生对患者主诉或首发症状不能仅局限于相应系统的器官上,而应全面了解非典型症状AMI的临床类型及特点,并做出全面综合分析,谨防凭局部症状诊断思维的方法。笔者体会,对有以下表现者,应警惕非典型AMI,进行18导联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的检测,并观察其动态变化。(1)就诊时有心悸、头晕、冷汗、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降低、心音低钝等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血流动力学变化临床表现者;(2)就诊时的症状过去曾经反复短暂发作过,本次发作持续不缓解者;(3)既往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无明显诱因而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哮喘、紫绀等心力衰竭表现者;(4)突发与饮食关系不大的烧心、恶心、呕吐、上腹疼痛等消化道症状者;(5)突发头晕、晕厥、意识障碍、抽搐、肢体瘫痪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且排除中枢、代谢、中毒等疾病者。

      综上所述,非典型症状AMI在急诊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值得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通过对AMI非典型症状的综合分析和判断,再配合特征性心电图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测,快速做出诊断,能减少误诊和漏诊,为AMI介入和溶栓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主编.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3297.

      2 李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新医学,2005,36:633635.

      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705720.

      4 徐成斌,陈步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查.新医学,2005,36:549550.

    ↑上一篇:肥厚型心肌病18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及其临床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