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肿瘤性肠梗阻急诊手术治疗13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04-28  浏览次数:605次

      作者:金涛 黄黎明  (作者单位:312000 浙江绍兴,绍兴市人民医院肿瘤科)

      【关键词】 急性肠梗阻

      急性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其中肿瘤性急性肠梗阻往往发病急骤,术前确诊率较低[1]。我院自2002年6月~2006年8月共收治13例由肠道肿瘤并发的急性肠梗阻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47~79岁,平均65.2岁。13例急性肠梗阻患者除1例小肠良性肿瘤致肠套叠引起肠梗阻外,其余均为原发性肠道恶性肿瘤致肠梗阻。肿瘤部位:右半结肠癌7例,其中盲肠3例,升结肠3例,结肠肝曲1例;左半结肠4例,其中结肠脾曲1例,降结肠3例;乙状结肠癌1例;小肠平滑肌瘤1例。12例结肠癌的Dukes分级:B期为3例,C期为5例,D期为4例。所有病例均以急性肠梗阻表现来院就诊,此前均无手术史,经内科治疗(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抗生素治疗等),疗效不佳,遂行急诊手术。

      1.2 方法 本组患者根据术中所见及患者的一般情况,施行相应的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肿瘤根治性切除一期吻合4例;肿瘤根治性切除,做双腔造口或保护性造口,准备行二期手术者5例;肿瘤姑息性切除并做吻合1例;肿瘤姑息性切除或无法切除,做永久性肠造口3例。

      2 结果

      本组13例病例,均经腹部X线检查确定为急性肠梗阻,术前通过腹部B超检查明确"肿瘤"诊断者仅有3例。本组病例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其中切口感染或切口裂开2例,肺部感染2例,吻合口瘘1例。术后死亡2例,其中1例为吻合口瘘合并感染性休克而死亡,1例因糖尿病合并肺部严重感染而死亡。

      3 讨论

      3.1 肿瘤性急性肠梗阻的诊断 急性肠梗阻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通常起病急,进展快。在临床上,"急性肠梗阻"的诊断,通过病史、症状、体征及腹部X线检查等,不难确立,但对于诊断梗阻的病因,则往往难以在术前明确。近年来,腹部B超、CT检查也被广泛地应用于肠梗阻的诊断。唐显映等[2]报道X线对腹部肿瘤的正确诊断率仅为5.9%,而CT的正确诊断率是94.1%,提示CT对肿瘤所致的肠梗阻有较高的诊断率。高源统等[3]报道在CT检查前,病因诊断正确率为42%,在CT检查后病因诊断正确率达91%。但由于急性肠梗阻起病急骤,症状严重,患者往往不能配合接受该类检查或检查时机选择困难,限制了其诊断价值。

      3.2 肿瘤性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 癌性梗阻是一种慢性梗阻,病程从隐匿型起病,当出现典型的急性肠梗阻表现时,病情已经很严重。由肠道肿瘤(主要是结肠癌)并发的急性肠梗阻患者具有以下临床特点:① 年龄一般较大,除了梗阻症状外还合并其他内科疾病;本组13例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病3例,高血压病5例,冠心病2例,糖尿病3例。② 病灶多为晚期,本组12例结肠癌患者中,B期为3例,C期为5例,D期为4例。③ 由于回盲瓣作用,往往使梗阻呈闭拌性,肠腔内压力高,且右半结肠壁薄、肠腔宽大,易致肠壁坏死穿孔,病情发展快,常合并严重感染和水、电解质紊乱。④ 术前肿瘤确诊率低,往往很难或无法做到理想的肠道准备。⑤ 梗阻近断肠管高度扩张,造成梗阻的肠管远近端口径不一样粗细,增加吻合难度。

      3.3 肿瘤性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手术处理 该类手术目的是解除梗阻,挽救生命。老年患者体质差,同时常有并发病存在,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由于不允许做充分的术前准备,故解除梗阻,挽救患者的生命是最重要的,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尽可能一次性处理,避免多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痛苦及经济负担。近年来,对右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已被广泛共识,有关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成功的报道日渐增多。但无论是右半结肠癌、左半结肠癌并发的急性肠梗阻,必须选择好病例(如病程短,全身情况较好,且无广泛转移者),方能施行安全的一期肠切除吻合术。Kulah等[4]认为在肿瘤性肠梗阻的患者中,合并有心肺疾病、存在肠穿孔、全身一般状况差的患者,进行根治性肠切除的预后较差,故只有对全身状况较好的患者才考虑作根治性手术,Tault等[5]也有类似的报道。分期手术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较低,但患者经历两次手术,增加了痛苦和经济负担。下列情况应行分期手术:① 老年患者,一般状况差者;② 有合并症,如心肺疾病、糖尿病等;③ 严重贫血、消瘦,手术耐受能力差者;④ 肿瘤穿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者。至于晚期结肠癌患者,只能行姑息性切除、肠吻合短路手术或永久造口术。

      至于该类急诊手术的围手术处理,主要是术前适当准备,预防感染和中毒性休克,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应用抗肠道细菌和厌氧菌药物等。术中注重无菌无瘤操作,术后要彻底冲洗,放置引流。术后加强应用胃肠外营养支持。

      参考文献

      1.孙以开,马向涛,顾晋,等.成年人急性肠梗阻150例病因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0,15(3):150-152.

      2.唐显映,张小明,董国礼,等.肠梗阻的腹部X线平片和CT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1):50-52.

      3.高源统,明兵,李振勋,等.CT在急性小肠梗阻病因诊断和处理中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4):327-330.

      4.Kulah B,Ozmen MM,Ozer MV,et al.Outcomes of emergency surgical treatment in malignant bowel obstructions[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5,52(64):1122-1127.

      5.Tault A,Collet D,Sa Cunha A,et al.Surgical management of obstructed colonic cancer[J].Ann Chir,2005,130(5):331-335.

    ↑上一篇:低位直肠癌手术吻合口漏预防的现状
    ↓下一篇: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发生因素的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