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自体CIK细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

    发表时间:2012-05-02  浏览次数:588次

    作者:刘启亮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59中心医院,云南 开远 661600

    【摘要】 目的 探讨自体CIK细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科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自体CIK细胞治疗。结果 26例部分缓解,近期有效率56.60%,中位生存期为8.5个月。结论 自体CIK细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 自体CIK细胞;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是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约占肺癌的80%~85%,手术是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约70%~80%的肺癌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化疗及放射治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尽管如此,仍有约10%的病例不能坚持放化疗或不愿意接受放化疗。因为这些手段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常常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我们自2006年9月~2008年12月间对30例不愿意接受放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CIK)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组织学和或细胞学证实的ⅢB或Ⅳ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有可测量的临床病灶,生存质量评分(KPS)≥50分,预计生存期大于1个月,有一定的骨髓储备功能。其中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38~81岁,平均年龄58.3岁;鳞癌18例;腺癌12例,ⅢB期13例,Ⅳ期17例。

      1.2 治疗方法

      30例患者抽取外周血用离心机提取富含白细胞层,再用Ficol液分离并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PBMC经Hank’S液洗涤3次,用RP160培养液配成1×106/ml,加γ-干扰素1000u/ml,24小时后加入IL1α1000u/ml,CD3McAb 70 mg/ml,IL1α 200u/ml,此后每3天半换液并计数。细胞回输培养7天,培养基上经细菌和霉菌培养阴性后,第7天收集细胞,无菌生理盐水洗3次,加入10%人血白蛋白5g、20万uIL2后回输,4次输完,1次/天。所有患者均接受一周期CIK治疗。

      2 治疗结果

      2.1 所有病例在CIK细胞培养前后,可见CD3+,CD8+和CD3+,CD56+细胞较培养前显著增加(P<0.05)。培养3天后开始快速增长,每3天增长2~3倍,第7天时为4.4×109 个。

      2.2 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标志变化回输后第10,20天,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与回输前相比,回输后第20天所测各指标变化最明显,与回输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2.3 不良反应

      回输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共有4例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2℃,最长持续时间2天,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有2例在回输时出现一过性寒战,肌注非那根后消失。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2.4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1979年WHO确定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拟订[1]: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所有病灶完全消失,至少维持4周;部分缓解(partian remiddion,PR):双径可测病灶,各病灶最大径乘积之和缩小50%以上,至少维持4周;单径可测病灶,各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50%,至少维持4周。无变化(no change,NC):双径可测病灶,各病灶最大垂径乘积之和缩小不足50%以上,或增大不超过25%,至少维持4周。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一个或多个病灶增大超过25%。

      2.5 结果

      26例部分缓解,近期有效率56.60%,中位生存期为8.5个月。随访中2例至今尚存,1、2年生存率各为53.84%(14/26)、38.46%(10/26)。

      3 讨 论

      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对放、化疗均不敏感的肿瘤,早、中期以手术治疗为首选,而晚期无法手术或放化疗患者,则可采取生物治疗。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生物治疗能控制肿瘤发展和远处转移,提高生活质量。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CIK)是由多种细胞因子如IL2、γ-干扰素和CD3单克隆抗体等诱导而成的对多种肿瘤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其溶瘤活性具有非MHC限制性,可特异地聚集于肿瘤局部发挥抗肿瘤作用[2]。CIK细胞是CD3+CD8+和CD3+CD56+为主的异质性细胞群,具有较强的增殖活性、广谱抗肿瘤、杀伤活性高的特点[3]。 我科统计的结果表明在CIK细胞培养过程中,两种杀伤活性的细胞CD3+CD8+细胞和CD3+CD56+细胞两种亚型细胞明显增多。本研究结果在对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显示CIK细胞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主要是细胞免疫反应,其中T细胞亚群起着主导作用,能够杀伤肿瘤细胞,在免疫监视中也起着主要作用。CIK细胞治疗对中医的气阴两虚的证候改善明显,治疗组自身前后对照和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医学汇流》云:“正气虚则为岩”。郭勇[4]从190例癌症患者的临床辨证分析来看均以虚证为主(包括气虚、阴虚、气阴两虚)共有170例(占89.4% ),而以实证表现为主者仅20例(占10.53%),说明肿瘤发病由虚致实的病因。化疗药损伤了脾胃,脾失运化,胃失和降,脾胃为后天之本,日久脾气虚,胃阴不足,而脾土为肺金之母。肺主气,日久成气阴不足、肺虚之患。正虚更易感受外邪,容易降低对化疗的耐受性。通过我科采用自体CIK细胞免疫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分析,表明自体CIK治疗能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孙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56~359.

      [2]Nagaraj S,Ziske C,SchmidtWolf IG Human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have enhanced in vitro cytolytic activity via non viral interleukin2 gene transfer[J].Genet Vaccines Ther,2004,2(1):12.

      [3]Cao XT.Dendritic cells and immunotherapy of liver cancer[J].Chin J Hepatol,2003,11(3):133.

      [4]郭勇.190例癌症患者临床辨证分析的思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0):674

    ↑上一篇:卵巢成熟畸胎瘤
    ↓下一篇:低位直肠癌手术吻合口漏预防的现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