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COX2和VEGF与肝癌多细胞球体群集耐药性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2-07-04  浏览次数:544次

      作者:姚煜,田涛,崔洁,赵娜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陕西 西安

      【摘要】 目的: 探讨COX2和VEGF在肝癌多细胞球体(MCS)中的表达与肝癌群集耐药的关系. 方法: 以liquid overlay技术获得肝癌HepG2多细胞球体为模型,采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比较单层细胞与MCS的形态学差异;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比较ADM和5FU对单层细胞和MCS的生长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比较COX2和VEGF在单层细胞和多细胞球体表达的差异. 结果: 与单层细胞相比,多细胞球体细胞间黏附广泛而紧密,可见中间连接和桥粒连接. 不同浓度的ADM和5FU作用48 h,MCS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均低于单层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OX2和VEGF在MCS上高表达(P<0.05). 结论: 肝癌MCS具有群集耐药性,可能与其高表达COX2和VEGF有关.

      【关键词】 肝癌;群集耐药;环氧化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0引言

      肿瘤细胞出现耐药现象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维细胞培养比平面细胞培养更能反映体内肿瘤的情况[1]. 我们检测肝癌多细胞球体(multicellular spheroids,MCS)对阿霉素(adriamycin,ADM)和5氟脲嘧啶(5fluorouracil,5FU)的耐药性以及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肝癌群集耐药(multicellular resistance,MCR)中的表达的关系,探讨肝癌MCS的耐药机制.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人肝癌HepG2细胞购自美国ATCC,由本室保存;RPMI 1640培养液购自Gibco公司;噻唑兰(MTT)和二甲基亚砜(DMSO)购自Sigma公司;Annexin VFITC试剂盒购自晶美生物公司;COX2鼠抗人mAb和VEGF鼠抗人mAb购自Santa Cruz公司. 透射电镜(Hitachi,H600);扫描电镜(JEOL,JSM840);高通量多功能微板测试系统(BMG,PolarStar OPTIMA);流式细胞仪(BD,FALS Calibar);图像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Leica,Q550CW). 细胞平面培养采用常规方法,多细胞球体采用liquid overlay技术获得[2],先将20 g/L琼脂糖0.5 mL在6孔板上铺一薄层,冷却后接种HepG2细胞(1×106/L) 2 mL,每48 h半量换液1次,4 d后形成MCS.

      1.2方法

      1.2.1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取平面细胞和MCS,置于25 g/L戊二醛固定液中4℃固定2 h,10 g/L四氧化锇固定液4℃后固定2 h,乙醇梯度脱水,置换,切片,喷金后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

      1.2.2细胞抑制率的检测将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在不同浓度ADM和5FU作用48 h后,每孔加入5 g/L MTT 20 μL,继续孵育4 h后弃上清,每孔加入150 μL DMSO振荡5 min,于492 nm波长处检测每孔A值,以不加药物组为空白对照,计算细胞抑制率. 细胞抑制率(%)=[(1-实验组A值)/对照组A值]×100%.

      1.2.3细胞凋亡的检测单层细胞和MCS分别经不同浓度ADM和5FU作用48 h后收集,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加入Annexin VFITC和PI,避光染色15 min后,上机检测细胞凋亡率.

      1.2.4检测COX2和VEGF的表达单层细胞制作细胞爬片,40 g/L多聚甲醛固定20 min后备用. MCS 40 g/L多聚甲醛固定1 h后,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常规切片后备用. 根据试剂盒说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阴性对照用PBS代替一抗. 用Leica Q550cw图像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在统一光强下随机选择10个视野(10×20)计算平均灰度值,灰度值越小,阳性染色越强,表明免疫反应性越高.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指标以x±s表示,用COX2和VEGF的灰度值表示表达强度,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P<0.05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单层细胞和MCS的形态学特点单层HepG2细胞贴壁生长,细胞表面有较多的微绒毛样突起,细胞间隙较大(图1A),细胞间连接少见,仅见一类似紧密连接样的结构(图1B). MCS悬浮生长,细胞相互聚集并迅速增殖,形成细胞数目不等的球形多细胞聚集体,具有三维的结构特征,于培养后4 d直径达到200 μm左右(图1C),细胞间黏附广泛而紧密,可见桥粒连接和中间连接(图1D).

      2.2单层细胞和MCS细胞抑制率的比较MTT实验结果表明,除0.15625 mg/L组以外,经0.3125,0.625,1.25和2.5 mg/L的ADM作用48 h后,MCS的细胞抑制率低于单层细胞(P<0.05,图2A);经6.25,12.5,25,50和100 mg/L的5FU作用48 h后,MCS的细胞抑制率低于单层细胞(P<0.05,图2B).

      2.3单层细胞和MCS细胞凋亡的比较经0.5,1.0,2.0 mg/L ADM作用48 h后,MCS的细胞凋亡率低于单层细胞(P<0.05,图3A);经40和80 mg/L 5FU作用48 h后,MCS的细胞凋亡率低于单层细胞(P<0.05,图3B). 在20 mg/L 5FU组两者的细胞凋亡未见明显差异.

      A: 扫描电镜下单层细胞形态(×1000); B: 透射电镜下单层细胞形态(×3000); C: 扫描电镜下MCS形态(×370);D: 透射电镜下MCS形态(×60 000)

      2.4COX2和VEGF的表达差异COX2和VEGF主要在胞质表达,呈棕黄色颗粒,对表达阳性的样本进行图像分析,测平均灰度值作为表达强度的量化指标. 将单层细胞培养成MCS时,COX2和VEGF的表达均增高(P<0.05):单层细胞COX2的灰度值为190.8±9.4,MCS的平均灰度值为153.9±10.2;单层细胞VEGF的灰度值为207.4±8.8,MCS的灰度值为186.8±13.9. 光镜下观察,单层细胞COX2和VEGF仅个别细胞有弱的染色,而MCS大部分细胞有较强的染色(图4).

      A: COX在单层细胞中的表达; B: COX在MCS中的表达; C: VEGF在单层细胞中的表达; D: VEGF在MCS中的表达.

      图4COX2和VEGF在单层细胞和MCS中的表达×200

      3讨论

      肝癌耐药是影响化疗疗效和患者预后的重要原因. 尽管对于肿瘤耐药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如MDR基因的发现,但是这些都是平面培养的结果,忽略了肿瘤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相互影响. 多细胞球体在组织结构上与实体瘤相似,体外培养简单方便,是研究实体瘤的良好模型,MCS的耐药现象已经在多种肿瘤中得到证实[3]. 本研究表明,将肝癌HepG2细胞三维培养,当细胞相互黏附成为较致密的多细胞球体时,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连接结构明显增多,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同时细胞抑制率、细胞凋亡率的检测提示其对ADM和5FU产生明显耐药. 这些说明我们所建立的肝癌群集耐药模型是成功的.

      目前,已经提出许多机制来解释MCR[4]:①MCS中细胞具有不均质性,相对静止状态细胞的增多,使得对化疗敏感的细胞数量减少;②细胞间的黏附作用可以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从而产生耐药;③MCS的环境引起的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 COX2抑制剂可以通过激活死亡受体信号途径,caspase途径和线粒体途径诱导肝癌细胞凋亡[5].可见COX2的过度表达改变了细胞某些增殖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了肿瘤恶性行为的发生. Liu等[6]用CoCl2诱导几种前列腺癌细胞株VEGF表达的上调幅度与COX2的上调幅度基本一致,且选择性COX2抑制剂NS398可使VEGF的表达受抑,表明COX2的表达和VEGF相关. 研究表明,在白血病细胞中,VEGF可以诱导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从而抑制凋亡[7].

      在本研究中,COX2和VEGF在MCS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单层细胞,提示这可能是导致肝癌HepG2细胞MCR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单层细胞黏附聚集成致密的多细胞球体时,细胞间连接的增多,MCS中心区缺氧的发生,环境因素的改变可能导致了COX2和VEGF表达的增加,从而促进了细胞增殖,抑制了细胞凋亡,参与了MCR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Schmeichel KL, Bissell MJ. Modeling tissuespecific signaling and organ function in three dimensions[J]. J Cell Sci, 2003, 116(12): 2377-2388.

      [2] Green SK, Francia G, Isidoro C, et al. Antiadhesive antibodies targeting Ecadherin sensitize multicellular tumor spheroids to chemotherapy in vitro[J]. Mol Cancer Ther, 2004, 3(2): 149-159.

      [3] Xing H, Wang S, Hu K, et al. Effect of the cyclindependent kinases inhibitor p27 on resistance of ovarian cancer multicellular spheroids to anticancer chemotherapy[J]. J Cancer Res Clin Oncol, 2005, 131(8): 511-519.

      [4] Kim JB. Threedimensional tissue culture models in cancer biology[J]. Semin Cancer Biol, 2005, 15(5): 365-377.

      [5] Kern MA, Haugg AM, Koch AF, et al. Cyclooxygenase2 inhibition induces apoptosis signaling via death receptors and mitochondria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Cancer Res, 2006, 66(14): 7059-7066.

      [6] Liu XH, Kirschenbaum A, Yao S, et al. Upregulat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by cobalt chloridesimulated hypoxia is mediated by persistent induction of cyclooxygenase2 in a metastatic human prostate cancer cell line[J]. Clin Exp Metastasis, 1999, 17(8): 687-694.

      [7] Wang L, Chen L, Benincosa J, et al. VEGFinduced phosphorylation of Bcl2 influences B lineage leukemic cell response to apoptotic stimuli[J]. Leukemia, 2005, 19(3): 344-353.

    ↑上一篇:评价EORTC QLQ-C30 V3.0在新疆少数民族恶性肿瘤患
    ↓下一篇:肝癌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