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医生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2-08-08 浏览次数:609次
作者:刘建勋,张跃忠,王艳红,付朝红 作者单位:1.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郑州 ;2.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摘要】[目的] 分析郑州市医生吸烟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控烟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2 865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郑州市医生总吸烟率为29.81%,其中男性医生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吸烟率,分别为46.42%和1.69%。医生的现在吸烟率为25.03%,男女性吸烟率分别为39.03%、1.32%。医生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及所在医院级别是影响医生吸烟率的主要因素。[结论] 郑州市医生吸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控制烟草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医务人员应起表率作用。
【关键词】 医生 吸烟 Logistic 回归分析
吸烟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等多种疾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对医务人员进行戒烟培训并动员他们参与戒烟运动是欧美等发达国家40多年的成功控烟经验之一。为探讨医务人员吸烟行为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2005年4~5月我们对郑州市61家乡级以上医疗单位的2 865名医生的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为全民开展控烟工作和控制吸烟相关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郑州市乡级以上5个层面不同等级医院的医生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层面样本量约为600人。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与吸烟相关的知识态度和医生吸烟情况。
1.2 方 法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按照《河南省医务人员吸烟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询问,部分内容由医生当着调查员面填写完成。共调查省属、市属医院各5家,区属医院14家,县属医院6家,乡级卫生院31家。共调查医生2 980人,有效调查问卷2 865份,有效率96.79%。其中男性1 801人,女性1 064人,分别占62.86%和37.14%。平均年龄为38.28岁。
1.3 统计分析
用EPI Data3.0录入调查数据形成数据库,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 果
2.1 吸烟状况
吸烟者是指医生中连续或累积吸烟时间≥6个月者,现在吸烟者是指符合吸烟者条件,调查时正在吸烟的人。医生总吸烟率为29.81%,其中男性医生吸烟率(46.42%)明显高于女性吸烟率(1.69%)(χ2=639.511,P<0.001)。医生的现在吸烟率为25.03%,其中男性吸烟率为39.03%,女性吸烟率为1.32%。
不同级别医院医生现在吸烟率存在较大的差异(χ2=60.403,P<0.001),乡级卫生院医生吸烟率最高为37.75%,乡级卫生院医生吸烟率显著高于县级以上医院,市级医院医生吸烟率最低,为16.05%。
医生吸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60岁后明显下降,不同年龄组医生总吸烟率存在明显差异(χ2=46.68,P<0.001),分层分析显示40~、50~岁的吸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其中男性吸烟率高达45%和48.04%,而女性吸烟率以20岁以下为最高,达14.29%。
不同工作年限医生的吸烟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χ2=27.58,P<0.001),医生吸烟率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分层分析显示工作20年以上的医生吸烟率高于20年以下者。
不同学历医生吸烟率间存在显著性差异(χ2=60.171,P<0.01),进一步分析表明中专及中专以下医生吸烟率明显高于大专以上医生吸烟率(χ2=47.491,P<0.01)。中专以下学历医生吸烟率最高达36.49%,本科学历医生吸烟率最低为19.21%,男性医生吸烟率以中专学历最高达59.23%。
不同科室医生的吸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34.222,P<0.01),其中以外科医生吸烟率最高达36.22%,耳鼻喉科、中医科吸烟率分别为32.65%和30.38%,妇产科医生吸烟率最低,仅为2.65%,而男性医生吸烟率耳鼻喉科最高达54.39%。
不同职称医生总体吸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3.175,P<0.05),中级职称的医生吸烟率最高为27.61%,正高级职称医生吸烟率最低为16.38%,见表1。
2.2 影响医生吸烟的主要因素分析
为探讨影响医生吸烟的主要因素,我们以是否吸烟作为因变量,将医生的年龄、所在医院级别、学历、职称、科室、收入、工作年限等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在回归模型中,因变量吸烟程度被归为 2类,吸烟者(包括曾经吸烟者和现在吸烟者)被规定为 1;从未吸烟者被规定为 0。把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引入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医生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收入、工作年限及所在医院级别是影响医生吸烟的主要因素(P<0.05),见表2。
3 讨 论
吸烟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996年我国人群吸烟率为37.62%[1]。医生吸烟情况也非常严重,2004年中国六城市医生吸烟状况调查表明医生的总吸烟率为25.8%,现在吸烟率为23.1%,男性医生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2],河南省医生吸烟率为27.5%,现在吸烟率为22.3%[3],郑州市医生吸烟率处于较高水平,总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分别为29.81%和25.03%。
医生被看作是健康的维护者,他们的行为对人们产生重要影响。医生吸烟特别是在病人面前吸烟除对自身带来危害,还易导致病人及其周围公众对吸烟的危害产生怀疑,进而对控烟工作的开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医务人员吸烟率,进而降低人群吸烟率。遏制烟草对人类的危害。吸烟行为受到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影响医生的吸烟的因素也不例外。本次调查显示医生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及所在医院级别是影响医生吸烟的主要因素。不同年龄段和工作年限的总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不同,且随着年龄和工作年限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因此,在控制医生戒烟率的措施中应该考虑医务人员戒烟知识的早期教育,特别是在校期间应该加强戒烟知识培训,医学生了解吸烟的危害、控烟知识和方法,同时医疗单位应采取严厉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特别是年轻医生控烟工作。
1996年调查资料显示农村男性吸烟率(68%)高于城市,且教育程度低的农民、工人、流动人口和干部中有更高的吸烟率[1]。四川省的调查也表明农村居民吸烟率高于城市[4]。男性吸烟率影响医生总的现在吸烟率,乡级卫生院医生吸烟率明显高于县级以上医院,这可能工作环境及服务人群吸烟率较高有关。不同科室的吸烟率也存在不同,外科医生总吸烟率高于其他科室,因此,控制医生吸烟要以男性医生、基层医院和外科为重点。
吸烟行为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除上述因素外还受价格的影响。毛正中等[5]估计中国居民的卷烟需求价格弹性为-0.15,说明提高价格可以减少烟草消费水平。因此,控烟工作需要社会多部门的合作和参与,但卫生部门应起表率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功焕. 1996年全国吸烟行为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肿瘤,1998,7(2):3-5.
[2] 姜垣, 魏小帅, 陶金, 等. 中国六城市医生吸烟状况[J]. 中国健康教育, 2005, 21(6):403-407.
[3] 张联, 周刚, 王卫峰. 河南省医务人员吸烟行为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慢病预防与控制,2006,14(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