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52例乳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2-08-29  浏览次数:569次

      作者:杨玉清  作者单位:太钢总医院,山西 太原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临床病理分析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间确诊的52 例乳腺癌病例,结合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2 例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54 岁,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为乳腺肿块。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41 例,导管内癌4 例,浸润性小叶癌3 例,黏液癌2例,小管癌1 例,富于脂质癌1 例。雌激素受体(ER)阳性35 例(67.3%),孕激素受体(PR)阳性34 例(65.4%),C-erBb-2阳性20 例(38.5%),E-cadherin在41 例浸润性导管癌中39 例(95.1%)阳性,E-cadherin在3 例浸润性小叶癌表达均为阴性,P53阳性23 例(44.2%)。结论: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加强宣传和普及预防乳腺癌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期进行手术、化疗及内分泌等综合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关键词】 乳腺癌;病理分析;病理诊断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呈年轻化趋势,对妇女心身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加深对它的认识和提高临床预防、诊断水平,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间确诊的52 例乳腺癌病例,结合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诊断为乳腺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52 例。肿瘤最大径为0.8~6.5 cm。

      1.2 方法

      标本均经10%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1~2 名高年资病理医师确诊,并经研究者复检。以世界卫生组织肿瘤分类及诊断标准系列(2006年)乳腺及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册为标准诊断。每例连续切几张4 μm厚石蜡切片贴于多聚赖氨酸涂胶玻片上作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标记项目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C-erBb-2,P53,E-cadherin,免疫组织化学采用SP法,试剂(一抗及二抗等)购自北京中杉生物  公司。每一指标均设有阴性和阳性对照。

      2 结 果

      2.1 性别与年龄

      52 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30~79 岁。21~30 岁1 例,占1.9%;31~40 岁3 例,占5.8%;41~50 岁18 例,占34.6%;51~60 岁14 例,占26.9%;61~70 岁12 例,占23.1%;71~80 岁4 例,占7.7%。

      2.2 好发部位

      病变均为单侧,左侧乳腺癌患者23 例,右侧乳腺癌患者29 例;位于外上象限38 例,占73.1%,内上象限9 例,占17.3%,乳晕下2 例,占3.8%,外下象限2 例,占3.8%,内下象  限1 例,占1.9%。

      2.3 临床表现

      乳腺癌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为乳腺肿块,52 例中有47 例(90.4%)伴有明显乳腺肿块,5 例为无症状经X线检查发现;乳腺肿块伴有疼痛者6 例,肿块表面不平,乳头回缩下陷者2 例,  皮肤有橘皮样外观5 例,发现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者3 例。

      2.4 病理类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肿瘤分类及诊断标准系列(2006年)乳腺及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册乳腺癌病理分型标准,52 例乳腺癌中,浸润性导管癌41 例,导管内癌4 例,浸润性小叶癌3 例,黏液癌2 例,小管癌1 例,富于脂质癌1 例。

      2.5 免疫组化

      对52 例乳腺癌病例进行了ER,PR,C-erBb-2,P53,E-cadherin检测,其中ER阳性35 例(67.3%),PR阳性34 例(65.4%),C-erBb-2阳性20 例(38.5%),E-cadherin在41 例浸润性导管癌中39 例(95.1%)阳性,E-cadherin在3 例浸润性小叶癌表达均为阴性,P53阳性23 例(44.2%)。

      3 讨 论

      3.1 发病情况

      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的22%,在经济发达国家为26%,后者发病率超过其他国家2 倍[1]。而我国女性发病率正呈逐年明显上升趋势。并呈年轻化趋势,目前已经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2]。乳腺癌好发年龄为40~60 岁,尤以45~49 岁和60~64 岁的发病率最高[3],约占患者的75%。本组病例乳腺癌41~50 岁18 例,占34.6%;51~60 岁14 例,占26.9%。40~60 岁发病率占61.5%。因此,40~60 岁为乳腺癌高发年龄段,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女性要注意定期体检,目前,定期的女性乳腺癌专业检查是一个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或者诊疗手段。美国癌症协会在2003年发布的乳腺癌早期筛查指南中,提倡40 岁以下的妇女每3 年进行1 次乳腺临床检查,40 岁以上的妇女每年进行1 次临床检查。从40 岁起,每1~2 年做1 次乳房摄片检查。B超无损伤,简单、准确,可反复使用,是首推检查方法,每年可进行1~2 次常规检查。其次可选择乳腺钼靶摄片,每年进行1 次。如能早发现、早诊断,进行个体化早治疗,90%以上的患者能治愈。

      3.2 临床表现

      乳腺癌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为乳腺肿块,本组47 例(90.4%)有局部乳腺肿块,伴有或不伴有局部肿块疼痛,表面不平,乳头回缩下陷,皮肤有橘皮样外观,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等临床表现。个别病例无症状,本组5 例经体检X线检查发现。乳腺癌好发部位据报道其中40%~50%的肿瘤发生在外上象限,然后依次为中央区、内上象限、外下象限和内下象限[4]。本组病例乳腺癌均为单侧,左侧乳腺癌患者23 例,右侧乳腺癌患者29 例,位于外上象  限者52 例中有38 例,占73.1%。因此,在乳腺出现某些异常情况时,应通过临床检查、影  像检查(乳腺钼靶摄片、B超)和组织标本取样检查(细针针吸细胞学或粗针穿刺活组织检查)  三方面评估作判断,早期发现、诊断乳腺癌。

      3.3 病理因素

      乳腺癌发病患者中,以浸润性癌为主,本组52 例乳腺癌中,导管内癌4 例,其余均为浸润性癌;浸润性癌中,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本组41 例为浸润性导管癌,其他类型的癌9 例;免疫组化染色检测E-cadherin,有助于区分小叶肿瘤和导管肿瘤,但在少数病例结果不  理想[5]。本组52 例乳腺癌中,E-cadherin在41 例浸润性导管癌中39 例(95.1%)阳性,E-cadherin在3 例浸润性小叶癌表达均为阴性,因此,E-cadherin检测对鉴别诊断小叶肿瘤和导管肿瘤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辅助诊断工具。

      3.4 ER,PR的检测

      ER,PR的检测在临床已应用了20 余年,作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已被人们所接受,激素受体是唯一推荐应用于决定临床治疗方案的分子标记物[6]。本组中ER阳性35 例(67.3%),PR阳性34 例(65.4%),ER,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他莫芬辅助性治疗非常有用[7]。而二者阴性患者则提示易伴淋巴结转移。C-erBb-2是一种癌基因,研究表明,C-erBb-2阳性者5 年生存率明显低于C-erBb-2阴性患者,提示C-erBb-2表达可以作为评估乳腺癌生物学恶性行为及预后的重要指标[8]。人抗C-erBb-2单克隆抗体trastuzumab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针对C-erBb-2过表达患者的新奇的靶治疗抗癌药物[9]。它对20%的C-erBb-2扩增的肿瘤是有效的。P53在正常或良性乳腺肿块中量很少,乳腺癌中阳性检出率为20%~60%[10],据报道,P53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密切[11]。因此,可以把P53的表达水平作为评估乳腺癌生物学恶性行为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应用于常规检测中。鉴于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逐年明显上升的趋势,加强宣传和普及预防乳腺癌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期进行手术、化疗及内分泌等综合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Parkin D M,Bray F,Ferlay J,et al.Estimating the world cancer burden:Globocan 2000[J].Int J Cancer 2001,2001,94(2):153-156.

      [2]汤钊猷,陈忠年.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64-67.

      [3]陈忠年,郭慕依.实用外科病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600.

      [4]Haagensen C D.Diseases of the breast[M].3rd ed.WB Saunders:Philadelphia,1986:200.

      [5]Acs G,Lawton T J,Rebbeck T r,et al.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E-cadherin lobular and ductal neoplasms of the breast and its biologic and diagnosticimplications[J].Am J Clin Pathol,2001,115(1):85-98.

      [6]Anon.1997 update of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use of tumor markers in breast and colorectal cancer.Adop-ted on November 7,1997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J  ].J Clin Oncol,1998,16(2):793-795.

      [7]Ordi J,Stamatakos M D,Tavassoli F A.Pure pleomorphic rhabdomyosarcomas of the uterus[J].Int J Gynecol Pathol,1997,16(4):369-377.

      [8]许良中,张廷谬,王玖华.乳腺病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108-356.

      [9]Cobleigh M A,Vogel C L,Tripathy D,et al.Multinational study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umanized anti-HER2 monoclonal antiboby in women who haveHER2-overexpressing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that has progressed after chemotherapy for metastatic disease[J].Jclin Oncol,1999,17(9):2 639-2 648.

      [10]李树玲.乳腺肿瘤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12.

      [11]Fan P,Wu Z Y,Zha X M,et al.Comparision of nuclear accumulation of p53 protein with mutations in the p53 gene of human breast cancer tissues[J].JNanjing Med Univ,2001,15(2):91.

    ↑上一篇:胰腺癌患者血清中糖类抗原19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表达及意义
    ↓下一篇:手术加膀胱内灌注加介入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