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126例乳腺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2-08-02  浏览次数:688次

      作者:詹彦平,叶尔布拉提  作者单位:伊犁州奎屯医院,新疆 奎屯 833200

      [关键词] 乳腺肿块;针吸 细胞学;诊断;病理

      The Cytology Result Analysis of Thin needle Puncture to 126 Cases Mammry Tumour

      ZHAN Yanping, YE Erbulati

      (The kuitun Hospital of Yili, Kuitun,Xinjiang 833200,China)

      Key words:Mammary tumour; Thin acicula puncture; Cytology; Diagnose; Pathology

      乳腺疾病多表现为乳腺肿块,对于肿块的定性,目前方法很多,有超声波检查、红外线透照、钼靶摄片、手术活检及针吸细胞学检查(FNAC)等。其中FNAC对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具有独特的作用,它是一种快速病理检查的好方法。本文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9月所做126例乳腺FNAC诊断与病理组织学检查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提高乳腺FNAC诊断准确性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9月间接受FNAC合格标本126例,其中78例有病理组织学证实。

      1.2 方法 20 ml一次性注射器,7号针头,局部消毒,无需麻醉。左手绷紧皮肤,固定包块,用右手将针头刺入包块,深度约为包块的1/3~2/3,保持注射器内持续负压下,在肿块内不同方向进退数次,真空条件下将针退出。针头对准载玻片喷射数次,吸出物用针头或推片制成薄片2张~3张,自然晾干或冷风机吹干后,用95%酒精固定,HE染色,显微镜观察。病理组织学诊断均为石蜡切片,HE染色。

      1.3 FNAC诊断标准 依据炎细胞数目及细胞分化程度,参照Ayve分级方法进行四级分类[1,3],Ⅰ级:仅有少数正常细胞;Ⅱ级:正常细胞以外还可见炎细胞及泡沫细胞等;Ⅲ级:除炎细胞外,有可疑恶性细胞;Ⅳ级:典型恶性细胞。

      2 结果

      所选126例合格标本中,78例在本科获组织学诊断。34例组织学诊断乳腺恶性肿瘤中,FNAC肯定诊断30例,高度可疑2例,后2例又行术中快速冰冻诊断。诊断准确率91%(32/34),误漏诊2例。良性肿瘤或病变44例,FNAC诊断准确率100%(44/44)。

      3 讨论

      3.1 FNAC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可靠性 FNAC诊断的34例乳腺癌中,30例为肯定诊断,2例为Ayve分级Ⅲ级,高度可疑,后经术中快速冰冻及组织学证实为癌,无假阳性诊断。可见FNAC诊断乳腺癌,方法可靠并可做为临床医师实施手术的依据。

      3.2 误漏诊率及其原因 在将FNAC结果与组织学诊断结果对照后,良性肿物误诊率为0,恶性肿瘤误诊率为9%,2例乳腺癌误诊为乳腺增生性病变,其中1例为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涂片上皮细胞体积较小,异形性不明显而误诊;另1例为乳腺硬癌,吸取物涂片中细胞数量少,且无明显异形,因而漏诊,但假阳性率为0。

      3.3 FNAC涂片的细胞学特点

      3.3.1 良性肿瘤或病变的细胞学特点

      3.3.1.1 乳腺增生 细胞成分稀少,腺上皮细胞可散在或成团增生,分化良好,胞质少而淡染,细胞及细胞核大小较一致,核染色质致密呈细颗粒状,核仁不明显,有时可见大汗腺细胞,这有助于乳腺增生的诊断。针刺时似插入橡皮中的韧感,有时进出针困难,这是乳腺增生症的特点。

      3.3.1.2 乳腺纤维腺瘤 良性上皮细胞核呈圆形卵圆形。细胞数量多,成团分布,排列致密呈指状、乳头状或分枝状。细胞团边缘排列整齐,与增生的导管形状相似,细胞单层平铺呈蜂窝状或铺砖样。细胞团间可见双极裸核细胞,具有诊断意义。疏松的间质细胞团较少出现,如查到呈团黏液样纤维组织,具有诊断价值。

      3.3.1.3 导管内乳头状瘤 细胞粘着成团,排列极其均整呈乳头状,背景为血性,多伴有少量泡沫细胞,伴有感染时可见多量中性粒细胞。此病包块一般<2 cm,多在乳头部或乳晕下方触及,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有时为血性。因细胞可有一定异形性,故很难与异形性较不显著的乳头状癌鉴别,此时只能靠外科活检。

      3.3.1.4 慢性纤维囊性乳腺病 表现为泡沫细胞增多,导管上皮排列紧密,可伴有血细胞的出现。

      3.3.1.5 乳腺炎 背景中出现较多中性粒细胞或吞噬细胞,也可见泡沫细胞,而导管上皮形态正常。

      3.3.1.6 乳腺结核 临床表现与恶性肿瘤相似,但发病率较低,涂片中出现上皮样细胞、郎汉斯巨细胞及淋巴细胞,并见到大量干酪样坏死物时,方考虑结核,如仅出现上述细胞成分,而未发现干酪样坏死物时,首先应考虑浆细胞性乳腺炎或脂肪坏死的可能(假结核)。其他乳腺肿块,如脂肪瘤、血管瘤、潴留囊肿等结合临床不难做出诊断。

      3.3.2 恶性肿瘤细胞形态 乳腺癌细胞的特征与其他恶性肿瘤的特征相同。瘤细胞数量较多,布满涂片,但硬癌及原位癌细胞数量较少;细胞成团或弥散分布,排列杂乱,无极性;细胞核明显增大,核浆比增大,甚至,裸核大小,形态不一,深染,核膜增厚,染色质粗糙,染色深浅不一,核内可有空泡。核仁明显且增大,数目增多。有人认为核大达20 μm以上、大小差别2倍以上、核仁增大达5 μm以上、核仁数目5个以上及可见核分裂象,有突出诊断价值[2]。总之良恶性肿瘤细胞的主要区别在核的异形性,而裸核是恶性肿瘤特有的征象,一般良性肿瘤是有胞质的;Luisk提出细胞浆中出现的伊红小体(magenta小体)对诊断乳腺癌,特别是小叶癌,具有特殊意义[2]。该小体多位于浆内,为界限清楚的红染小体,PAS染色阳性,似包涵体。对于某些早期癌,难以仅凭细胞辨认,需要结合多种征象加以分析判断。乳腺恶性叶状肿瘤(叶状囊肉瘤)的细胞学较有特点:涂片中可见多量梭形或多角形的间质细胞,细胞核大小不等,染色粗糙,甚至可见多数核分裂象似肉瘤。本肿瘤体积通常>5 cm,圆形易触及,界清,常有生长迅速的病史。

      3.4 FNAC对诊断乳腺肿块的评价 本组病例,FNAC对乳腺癌诊断准确率为91%(32/34),对良性肿瘤及病变诊断准确率为100%(44/44)。较文献报道93.1%及95.5%[4]相近,因此,乳腺肿块FNAC对临床术前判断良恶性具有独特价值,它的意义在于简便、快速,具有较高准确性,特别是对于判定为恶性的病例更为可靠(即假阳性率低),值得推广。其主要不足在于出现假阴性,原因在于,取材不满意或细胞成分太少。诊断经验不足,对分化良好、形态大小较一致和异形性不明显的恶性肿瘤难以做出准确诊断。当涂片质量欠佳或某些原因难以做出诊断时,不要勉强发出报告,可建议做冰冻活检或待石蜡活检后再定。

      参考文献:

      [1] 彭教敬,宋善俊,晏想成.临床细胞学图谱[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80.

      [2] 马正中,阚秀,刘淑范.诊断细胞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00.

      [3] 孙永春,王纯明.乳腺肿块628例细针穿吸细胞学结果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2,4:238.

      [4] 周秀荣,高琨.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乳腺肿物147例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1998,5:151.

    ↑上一篇:伽玛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疗效分析
    ↓下一篇: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