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晚期肿瘤患者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4-01-25  浏览次数:698次

    压疮的发生率是评价护理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有关资料报道,一般医院压疮的发生率为2.5%~8.8%,甚至高达11.6%,脊髓损伤患者的发生率在25%~85%,且8%与死亡有关[1]。压疮是可以预防的。压疮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而晚期肿瘤患者长期卧床、恶液质、活动受限,特别是经过放化疗后的患者身体极度衰弱,机体消耗大于摄入,全身营养不良,低蛋白水肿,同时抵抗力下降,是压疮的高危人群。

    1 临床资料

    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对我科20例晚期肿瘤卧床患者实施压疮预防,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45~91岁,平均68岁。进行Braden评分,对于中度危险和高度危险的肿瘤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压疮率。

    2 压疮发生的因素分析

    2.1局部因素

    2.1.1垂直压力:压力为来自于身体自身的体重和附加于身体的力,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当持续性垂直压力超过毛细血管时,即可阻断毛细血管对组织的灌注,致使氧和营养物质供应不足,代谢废物排进受阻,导致组织发生缺血、溃烂或坏死。垂直压力常见于长时间端坐呼吸的肺癌晚期患者。

    2.1.2摩擦力:摩擦力主要来自皮肤与衣、裤或床单表面逆行的阻力摩擦。在组织受压缺血的情况下,增加了压疮发生的风险,皮肤擦伤后,受潮湿、感染而易发生压疮。

    2.1.3剪切力:剪切力是两层组织相邻表面间滑行时所产生的进行性相对位移而引起,与体位关系甚为密切。剪切力发生时,因由筋膜下及肌肉突出供应皮肤的毛细血管被牵拉,扭曲、撕裂、阻断局部皮肤、皮下组织、肌层等全层组织的血液供应。引起血液循环而发生深层组织坏死,形成剪切力性溃疡。

    2.1.4局部皮肤潮湿或排泄物刺激:皮肤经常受到汗液、尿液及各种渗出引流液的刺激,皮肤的抵抗力下降、削弱了皮肤的屏障性能;尿液和粪便的化学物质刺激,使皮肤容易继发感染。

    2.2全身因素:感觉或运动障碍、营养不良、血液循环差、消瘦等都是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

    2.3相关因素

    2.3.1年龄:老年患者心脏血管功能减退,毛血管弹性减弱,末梢循环功能减退,局部受压后更易发生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缺氧。

    2.3.2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使末梢血管痉挛,局部营养不良,增加了组织的压疮易感性。

    2.3.3应激:临床发现急性损伤患者早期压疮发生率高,应激状态下激素大量释放,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内分泌传导系统紊乱,伴胰岛素抵抗和糖脂代谢紊乱的内稳定遭破坏,组织的抗压能力降低[2]。

    2.4方法:准确的预测和评估: 积极评估患者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第一步,要求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地结合分析[3]。用Braden压疮风险评分法,分值越少,压疮发生的危险率越高。其内容包括:感觉、潮湿、活动、移动、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6部分。总分为6~23分,评分>18分,无危险,评估分数13~18分为中低度危险,床位悬挂“防压疮”警示标识,每天评估1次。记录在压疮护理记录措施记录单上。评估分数≤12分为高度危险患者,极易发生压疮,床位悬挂“防压疮”警示标识,每3天评估1次,执行护理措施,记录在压疮护理措施记录单上。实施重点护理和重点监控。全身营养状况其中包括,身高和体重的测量,血清生化指标,红细胞等。

    3 护理

    3.1建立翻身卡:翻身的频率应取决于患者的需求和以下因素:患者的健康状况,压疮所处的位置,皮肤整体情况和患者接受的程度,为患者制订相应的翻身计划,高危患者翻身的时间间隔视患者病情及局部受压处皮肤状况而定,一般每2小时翻身1次,必要时每30分钟翻身1次,翻身时需注意掌握翻身技巧,并根据人体力学原理,合理摆放体位以减轻局部压力,尽量减少骨突处长时间受压。

    3.2根据压疮分期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

    3.2.1Ⅰ期(淤血红润期):此期压疮皮肤已受损,局部不能按摩,防止进一步伤害。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加强营养,压疮创面合理使用敷料治疗,局部可使用透气性薄膜或水胶体敷料、减压敷料加以保护。

    3.2.2Ⅱ期(炎性浸润期):防止压疮继续发展,定时翻身,保护皮肤,补充营养,不能进食患者采用全胃肠外营养治疗。清洁、消毒创面及周围皮肤,抽出水泡渗液,保留水泡处损伤外皮,根据创面类型选择合适的敷料治疗。

    3.2.3Ⅲ期(浅度溃疡期):此期重点为清洁伤口,清除坏死组织,处理伤口渗出液,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有助于准确地评估伤口。根据创面类型合理选用敷料治疗。

    3.2.4Ⅳ期(坏死溃疡期):此期除继续加强浅度溃疡期的护理外,还应采取彻底清创,去除坏死组织,清除焦痂和腐肉,有助于准确地评估伤口。根据创面类型合理选用敷料治疗。

    3.3对肢体偏瘫的患者翻身时应注意

    3.3.1如患侧在下方的仰卧位:患侧肩胛带向前伸,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患者下肢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健侧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下面垫一个下肢充气支具,背部挤放一个枕头,躯干可依靠其上,取放松体位。

    3.3.2患侧在上方的侧卧位:患侧上肢向前方伸出,肩关节屈曲约90°,下面用充气支具支持,健侧上肢可以自由摆放。患侧下肢髋关节屈曲,置于下肢充气支具上。健侧下肢髋关节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背后放一个枕头,使躯干呈放松状态。

    3.4大小便失禁患者:应及时擦洗皮肤、更换被污染的床单位,局部可涂凡士林软膏,以保护、润滑皮肤。但严禁在破溃的皮肤上涂抹;大汗淋漓、伤口引流液,可使用温水和中性浴液为患者勤擦洗,勤更换衣裤、床单被套,使用皮肤保护剂。

    3.5饮食指导:指导患者主要是采取少量多餐,保证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合理供给,对无营养缺乏的患者,嘱其继续保持原有的饮食习惯。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经肠内营养管进行营养或静脉营养,可静脉输入脂肪乳、白蛋白、氨基酸等。根据病情选择不同方法尽快恢复患者内环境的平衡[3]。

    3.6心理护理:积极主动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预防悲喜交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使其了解压疮的发生、发展及预防和护理,掌握防压疮的知识技能,如减压装置的选择、翻身技巧及皮肤清洁技巧等,积极参与预防压疮的护理活动。

    4 结果

    对20例肿瘤患者尽早积极采取预防压疮措施,综合、动态、客观、有效地评估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易患部位对压疮的预防起到积极的作用,也是有效预防压疮发生的关键。大大减少了患者患者压疮的发生率,保持了患者皮肤的完整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减轻了家属的经济负担。

    5 小结

    由于晚期肿瘤患者长期卧床,全身营养状况差,又经过放化疗后免疫力下降,压疮是常见的并发症,愈合较慢,所以压疮的护理在肿瘤科尤为得要,对患者作出正确评估,“以预防为主,立足整体,重视局部”的观念,使压疮护理走向科学化,制度化、程序化和人性化[4]。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营养饮食指导,心理护理,来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

    6 参考文献

    [1]申罗英,叶芳.压疮的防治及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结合杂志,2005,14(13):1782.

    [2]陈萍,刘慧,黄秋红.晚期癌症患者压疮的预防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10B):2684.

    [3]徐依凡,冯晶.压疮患者的护理现状[J].护理研究,2008,22(9C):2445.

    [4]董晓江,吕巧芸.压疮防治新进展[J].护理研究,2010,24(6B):1516.

    ↑上一篇:肝癌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在肝癌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影响
    ↓下一篇:心理干预对胃癌胃出血患者减轻恐惧心理的效果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