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优质护理服务对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4-04-15  浏览次数:700次

    优质护理服务是2010年以来,卫生部开展的一项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增加群众满意度的医疗护理活动。活动开展后,我院积极响应号召,并在各个科室之间迅速开展起来。由于我科收治的患者很多是恶性肿瘤患者,他们在得知自己将要进行一个较大胸部手术后,会在不同程度上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同时对医务人员产生抵触,对手术产生怀疑,因此,本文针对这些患者采取了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并总结这两种护理结果之间的差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12月在胸外科住院的肺癌、食管癌、纵膈癌等恶性肿瘤患者60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内肺癌19例,食管癌8例,纵膈癌3例,男21例,女9例,年龄40.2~81.7岁,平均(51.1±0.8)岁;观察组内肺癌16例,食管癌10例,纵膈癌4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9.7~78.9岁,平均(50.6±1.0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相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护理,即胸外科患者常规术前、术后护理,并按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病情发生变化及时对症处置。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责任制护理,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1]。主要护理举措包括:患者入院后,

    热情为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及检查注意事项。术前针对病情为患者做术前宣教,并加强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焦虑。术后专人负责患者,在患者床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为患者讲解预防肺内感染、压疮、促进排痰的最佳方法。帮助患者保持舒适,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2],加强同患者交流,减轻疼痛给患者造成的不适感。出院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锻炼身体,保持情绪稳定等。通过这些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手术的依从性的差异。

    1.3 评判标准:焦虑程度的评价遵照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标准,评分标准为:正常范围0~50分;超出正常范围后,分值越大,焦虑程度越高[3]。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 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分析得出结论,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手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焦虑程度(SAS)比较(x±s)

      组别   例数  手术前  手术后

      观察组  30 48.2±1.1 49.3±0.8

      对照组  30 61.3±0.9 63.2±1.0

      t值        50.48     59.45

      P值<0.0001 <0.0001

      表2 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手术依从性比较[例(%)]

      组别  例数   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对手术的依从性

      观察组 30     30(100)            29(96)

      对照组 30     25(83)             24(80)

      t值           5.45               4.04

      P值           0.019             0.044

      3.讨论

      胸外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比较多,由于此类患者手术范围大,对身体组织损伤严重[4],因此患者得知自己要进行这样的手术后,心理压力骤然上升,随之而来的就是失眠、焦虑、抑郁或者脾气暴躁,这些负性情绪都是影响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护士利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为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包括讲解手术方法、过程、结果,并告知患者去除心理焦虑的有效方法,如听音乐、与家属聊天、散步和睡前适当应用镇静药物等,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术前的紧张期。通过结果可以看出,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后,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效果明显。

      其次,优质护理服务在提升恶性肿瘤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手术依从性方面也效果明显。优质护理服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活动,其终极目标是建立服务好、医德好、质量好、群众满意的医院。为实现此目标,护理同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把护理工作做细做实,从各个方面努力,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从原来的83%提升到100%。恶性肿瘤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大、病情转归不明确,患者对手术存在恐惧心理,对身边的人容易产生迁怒,对医护人员表现的也不是很友好,要想使这类患者满意,护理人员必须抓住患者的思想症结,对症下药,把思想工作做到他们心里去,让他们正确对待疾病、对待手术,才是提高他们护理满意度、增加手术依从性的根本。

      经过努力,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提升为100%,充分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优越性。优质护理服务经过临床3年多的实践,对提高我国的护理服务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肯定,应该继续推广。

      4.参考文献

      [1] 徐美娣,朱凌云,蒋 燕.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中的实践与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1):76.

      [2] 叶聪维.心理护理对胸外科住院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0):59.

      [3] 文红英.心胸外科危重患者多管道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9):1738.

      [4] 王亚莉,杜世正.心胸外科术后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6):818.

      [收稿日期:2013-09-22 编校:王丽娜]

     

    ↑上一篇:天麻钩藤饮对巨细胞动脉炎的疗效分析
    ↓下一篇:宫腔镜下Ⅱ型黏膜下肌瘤分次电切术27例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