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MRI与CT表现特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4-10-10  浏览次数:913次

    原发性脑淋巴瘤(primarybrainlymphoma,PBL)发病率较低,仅占颅内肿瘤的1%,临床资料相对较少。伴随着免疫制剂的过多使用及AIDS患者的增多,原发性脑淋巴瘤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PBL可分为多发型与单发型,临床表现特征不显著,诊断较为困难。CT和MRI检查是诊断PBL的主要手段,然而其影像表现复杂,不易正确诊断。我们对13例PBL患者的影像特征进行了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7年9月至2013年9月间我院共收治13例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其中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为21}63岁,平均年龄39.4岁。所有患者均无HIV感染或免疫低下等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恶心、呕吐、四肢无力、行走不便和言语模糊等。2.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作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4例还做CT平扫及增强检查。MRI检查选用西门子公司VisionPlus1.ST超导型扫描仪,均行头部平扫和增强扫描。采用自选回波(SE)序列及快速自选回波(FSE)脉冲序列,均行T1WI和T2WI扫描,常规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增强扫描静脉注射GD-DTPA0.1mmol/kg,层厚Smm,层间距lmm,视野230x230,矩阵256x256,激励次数2次[’」。增强扫描均采用GD-DTPA0.1mmol/kg,一次性静脉注射后,再行横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和脂肪抑制TlWI成像,所用参数与平扫相同。采用美国GE公司的双排螺旋CT,其中层厚及层距为5-10mm,增强扫描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用量控制在1.5ml/kgo3.观察指标:观察病灶的分布、大小、形态、水肿、强化特征及坏死情况;分析瘤周水肿和占位情况。其中,病灶CT密度与灰质比分为稍低、等、稍高和高密度4个等级;病灶T1,T2信号强度与灰质比较分为低、稍低、等、稍高和高信一号5个等级;瘤周水肿度以水肿最大径与肿瘤最大径的比值为标准,比值>1为重度,0.5一1为中度,毛0.5为轻度。结果1.病灶的位置及数量:13例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中,单发者9例,多发者4例,共有病灶21个。其中病灶位于大脑半球11个(额叶5个,颖叶3个,顶叶2个,枕叶1个),位于基底节区6个,位于拼眠体1个,位于脑干2个,位于小脑1个。病灶直径为0.8一6.1cm,中位数为3.6cm,等效体积为17.9ml。病灶呈类圆形、半圆形(图1)、椭圆形和不规则团块状(图2)等形状,本组中以类圆形最多,其次是椭圆形,最少的为不规则团块形。2.CT特征:行cT检查的4例患者中,呈现高密度或混杂密度者2例,呈现低密度者1例,呈等密度者I例。在病灶边缘欠清处理中,1例呈现均匀增强,1例呈现环形增强,1例无明显增强;1例为异常。3.MRI特征:13例患者均行MRI检查,Tl}X%I呈现低信号者6例,呈现中等信号者7例;T2WI均呈现高信号。增强扫描7例,5例呈现明显增强,其中3例呈斑片状强化,2例呈环形增强。讨论PBL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之外,体内各处均无淋巴瘤,而只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3。PBI究竟起源于何种细胞迄今为止尚无定论,一直是研究的热点。PBL是一种罕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常发生于脑膜或脑实质,日前还未发现脑部以外部位侵犯的案病,它多起源于血管周围间隙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PBI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多以成年人为主,且男女发病率无差异。最近几年,PBL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趋势。临床上,PBL常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和偏瘫、感觉减退,少数患者甚至出现颅神经和小脑损害、癫痛和精神障碍等症状〕关于PBL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无定论,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没有淋巴组织,其组织学来源可能为脑组织血管周围未分化的多潜能间叶细胞,即继发淋巴组织〔45气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图像通常表现为密度稍高,在'T2,}X%I上呈等和(或)低信号,这是因为淋巴瘤细胞密集大、核浆比大,内含丰富的网状纤维,病灶性坏死现象少我们研究分析了MBI和CT在临床上检查诊断原发性脑淋巴瘤的特点,对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原发性脑淋巴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参考文献[1] 丁洪彬,田为中,张波,李苏建.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J]. 西部医学. 2011(01)[2] 徐良洲,苗焕民,易平,薛汉忠,连祖胜,陈军.  原发性脑淋巴瘤CT与MRI诊断[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09)[3] 金志发,龙晚生,罗学毛,左克扬,胡茂清,黄秀芳.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9(03)[4] 李长英,王健,钟银鹏,刘子文,黄学全,蔡萍,陈伟,刘素清,丰惠.  原发性脑淋巴瘤的CT、MRI诊断[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03)[5] 黄日升,王金林,陶晓峰,施增儒,刘士远,肖湘生,黄霞.  脑内原发性淋巴瘤CT、MRI表现[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6(12)

    ↑上一篇:卒中样表现脑胶质瘤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下一篇:神经导航辅助微骨窗入路在脑深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