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复元活血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52例

    发表时间:2009-09-15  浏览次数:776次

    复元活血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52例作者:郝彦龙 张群科    作者单位:716200陕西省宜川县中医院    【摘要】  为探讨复元活血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将5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在吸氧、利尿、扩管的基础上,加用复元活血汤(黄芪、人参、丹参、川芎、当归等)进行治疗。观察显示总有效率96.1%,结果提示复元活血汤在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和体征,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满意的效果,同时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复元活血汤    资料与方法    2002年1月~2007年5月收治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40~50岁8例,50~60岁12例,60~70岁30例,>70岁2例;病程1~10年15例,10~20年20例,>20年17例。其中高血压病8例,风湿性心脏病7例,扩张性心肌病6例,肺源性心脏病29例。心功能Ⅲ级24例,Ⅳ级28例。合并房性早搏11例,持续性房颤4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    中医辨证以气虚血瘀为主,兼有痰浊、阳虚、阴虚、水饮凌心。    诊断标准:根据全日制本科6版教材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    治疗方法:①中医治疗:黄芪50g,桂枝、当归、人参、川芎、泽泻各10g,白芍20g,丹参、茯苓各30g。水煎30分钟,共2次,浓缩取汁400ml,分早、晚2次口服,每次200ml,2周为1疗程。兼有痰浊加陈皮、半夏、生姜各10g,兼有阳虚加附子20g(先煎半小时),兼有阴虚加麦冬20g,五味子10g,兼有水饮凌心加附子、猪苓各10g,对心动悸、脉结代者,重用炙甘草30g。②西医治疗:休息、限盐、吸氧、抗感染、扩血管、利尿、抑制交感神经兴奋等。    疗效判定标准:心功能改善2级为显效;心功能改善1级为有效;心功能改善不足1级,无变化或恶化为无效。    结果    显效24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 96.1%。均未出现不良反应,5例出现口干,但不影响继续用药。经治疗后患者心悸、气短、咳嗽、腹胀、乏力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见表1。    讨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属中医的“惊悸”、“怔忡”、“喘证”、“疾饮”、“水肿”、“胸痹”的范畴。病位主要在心、肺、肾。其病理基础主要是气虚血瘀,病理因素为疾浊水饮和血瘀互为影响,病程发展中可兼有心肾阳虚、肺肾阴虚和水饮凌心。所以,本病为本虚表实之证,我们以此为组方原则制定出复元活血汤,具有益气温阳,活血化瘀,通脉化饮的功效。目前现代医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采取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等综合措施,但本病由于病程长,免疫功能低下,稍有感染或劳累即反复发作,且洋地黄及利尿剂易致心律失常和水电能质紊乱,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临床本病以虚证为基础,兼有外邪干肺、血瘀气滞、痰浊阻肺、水饮凌心等虚中夹实。方中人参、黄芪有扶正固本,补中益气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认为人参、黄芪有加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提高心肌耐氧能力,增强免疫力,抗病毒等作用,当归、丹参、川芎有活血化瘀,扩血管,抗血栓,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组织血液灌注的作用,陈皮、半夏、生姜有化痰饮利水湿的作用,附子有温阳化水的作用,麦冬、五味子配合人参有益气复元,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临床表明本方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除改善症状明显外,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心功能恢复,减少复发。

    ↑上一篇:新生儿先天性右位心并多发畸形1例
    ↓下一篇:培哚普利、缬沙坦、螺内酯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