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护理学》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探讨

    发表时间:2014-01-23  浏览次数:670次

      通过随机选择有护理经验2年以上的女性医护人员36名,随即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8名,观察并记录两组护理人员的不同管理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过程中的差错率、护理人员基础护理工作的完成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价,分析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我院有护理经验2年以上的女性医护人员36名为观察对象,年龄26~47岁,平均33.8岁。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8例。两组护理人员的身高、体重、年龄、学历、职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人性化护理方法 1.2.1 管理人员的提升:作为管理人员首先要有高潮的业务水平,能服众的同时需要具有良好的个人魅力,能够在管理中对下属进行换位思考,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1.2.2 温馨的工作环境:工作环境的温馨与否与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同样也是人性化管理的重要体现,人性化管理需要给护理人员打造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要进行礼仪学习,使护理人员具有一个崭新的形象。平时工作中排班要弹性进行,考虑到每位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使其以最饱满的工作热情来服务患者。 1.2.3 人性化的护理理念:在进行管理过程中要处处体现人性化的人文理念,关注护理人员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塑造其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使其保持工作热情,能够在工作中寻找快乐,享受工作,主动为患者服务。 1.3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 ± 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部36名具有2年以上护理经验的资深女性护理人员经过不同方法的管理模式管理之后,观察组的医护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基础护理工作的完成率以及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评价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医护人员,观察组医护人员护理过程中的护理差错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人性化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它以科学的人性观作为其基础,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励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引导人们实现预定的目标[1-2]。这是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以人为本的、重视人生命价值、发展个性的一种管理思想。将人性化管理应用到医院护理人员的管理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激发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增强其工作水平,将对患者的护理从医院的意志、意愿变为个人自觉的行动,有利于提高整个医院医护人员的凝聚力和整体素质。我院通过随机选择有护理经验2年以上的女性医护人员36 名,随即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人员,每组18名,其中对照组的护理人员采用传统常规的人员管理模式管理,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则是采取人性化管理模式管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护理人员的不同管理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过程中的差错率、护理人员基础护理工作的完成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价,发现全部36名具有2年以上护理经验的资深女性护理人员经过不同方法的管理模式管理之后,观察组的医护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基础护理工作的完成率以及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评价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医护人员,观察组医护人员护理过程中的护理差错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于医院的医护人员使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医护人员们的工作热情,增加其护理质量、基础护理工作的完成情况,还能够显著增加患者对于医院医护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4 参考文献

    [1] 吴玉美,余庭霞.人性化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24(1):38.

    [2] 岳闽燕.人性化护理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4):88.

    [收稿日期:2013-11-05 编校:朱林]

    ↑上一篇:临床护理路径在消化性溃疡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与锻炼效果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