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奥拉西坦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1-15  浏览次数:678次

    [摘要]目的:研究通过采用奥拉西坦注射液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将36例急性脑卒中的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传统治疗加上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包括给予患者脱水治疗以及营养神经细胞保护、脑细胞保护治疗。将患者的恢复情况表现进行分析比较,通过限定参照条件与设置对照的手段进行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3周的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222%,其ADL评分为(7372±1333)分,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444%,ADL评分为(6563±448)分。结论:采用传统治疗加上奥拉西坦注射液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恢复上表现较好,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继发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因而该疗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奥拉西坦注射液;疗效

    将我院36例急性脑卒中的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传统治疗加上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选用脑动脉粥样血栓形成的患者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38~81岁,平均(5467±386)岁。病程1~32年,平均48年。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将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外加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的观察组和传统治疗的对照组的疗效进行比较与分析。在选取容易患有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高危人群时,要注意其是否存在既往的高血压病、血管事件、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情况。

    1.2 治疗方法:将36例急性脑卒中的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传统治疗加上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包括给予患者脱水治疗以及营养神经细胞保护、脑细胞保护治疗。将患者的恢复情况表现进行分析比较,通过限定参照条件与设置对照的手段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在治疗前都需要通过CT来准确的测量患者头部血肿的三维数据,将人体的头部通过计算机进行建模分析,得出具体的参数,再据此进行治疗。奥拉西坦注射液组:在临床上根据患者急性脑卒中部位面积的大小,对其使用一定剂量的扩血管剂以及脱水剂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脑出血症状,要根据其脑出血的位置、量的大小对其进行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要尽量保证其血糖和血压的稳定,并且对其脑细胞使用活化剂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还要滴注奥拉西坦注射液4 g,1次/d,1个疗程为21 d。

    1.3 观察项目:在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时主要应该对比其治疗前后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尿常规、血常规的水平,并且在治疗中应该密切监测患者肾功能电解质的变化情况,防止患者的体液以及电解质出现失衡以及紊乱的情况。必要时还要查看患者的心肌酶谱,并且观察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都需要检查对其头颅进行MRI以及CT诊断。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统计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P<005为两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3周的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222%,其ADL评分为(7372±1333)分,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444%,ADL评分为(6563±448)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比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见表1。治疗前后患者急性脑卒中症状表现的病例变化见表2。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ADL评分比较(x±s)

    组别例数神经功能缺损治疗前治疗后差值ADLA评分治疗前治疗后有效率(%)观察组18223±82127±4295±52363±855737±13357222对照组18216±81153±4762±41345±8366565±14484444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治疗前后患者急性脑卒中症状表现的病例变化(例)

    项目睡眠产

    生障碍存在

    进食障碍大小便

    失禁意识出

    现障碍出现跌

    扑迹象皮肤

    出现破损治疗前26221821312治疗后10647110

    3 讨论

    急性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一种疾病[1]。由于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引起更大的进展性脑卒中等情况,因而该病的预后往往较差。我国每年都有120~150万的新增的急性脑卒中的患者,由此可见急性脑卒中在脑血管疾病中属于较为常见的疾病。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时,首先通过CT来准确的测量患者头部血肿的三维数据,将人体的头部通过计算机进行建模分析,就能得出具体的参数。进而能够得出血肿的具体位置以及血肿的面积和立体形态,从而能够制定出较好的治疗方案,再据此制定好的治疗时间以及药物的种类和用量等。除此之外,由于该类病的病患病程较长,而且病情容易反复,因此,大多数患者在治疗时有抵触的心理和怀疑的情绪[2-4]。医务工作者应该尽可能多的和患者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其需要,耐心的讲解该病的相关知识,说明治疗的必要性,使患者充分了解到疗法的优越之处,从而减少病患的恐惧与顾虑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在经过3周的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222%,其ADL评分为(7372±1333)分,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444%,ADL评分为(6563±448)分。由此可见,在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与严密的比对之后,采用传统治疗加上奥拉西坦注射液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恢复上表现较好,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继发性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因而该疗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4 参考文献

    [1]史玉泉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M]临床护理杂志,2009,3(1):219

    [2]刘雪琴,李漓谢小燕介绍一种老年综合征的评估工具[J]中华护理杂志,2010,38(11):903

    [3]扬亚娟,张群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2009,15(7):15

    [4]金鹤疏血通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 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上海护理,2011,3(4):37

    ↑上一篇: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干预效果探讨
    ↓下一篇: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