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护理学》

    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25  浏览次数:619次

    急性肾功能衰竭在临床上是比较危重的疾病,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是导致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治疗中当前多选择血液透析治疗,且随着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患者生活质量和存活期越来越长[1]。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双腔导管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2]。笔者具体探讨了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护理方法与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0例。入选标准:符合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肾功能急剧减退,原有肾疾病较入院时上升1倍者);透析时间≥1个月;有详细的临床资料;患者知情同意。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36~80岁,平均(56.21±3.23)岁;原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糖尿病肾病10例,高血压肾硬化8例,多囊肾3例,其他4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的上述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透析方法:所有患者首先给予针对性抗感染、抗休克、胃肠减压、补铁等治疗。采用Frexxnius聚石风膜透析器(F6)、血流量200~25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透析时间4~5 h,每周2~3次。对照组均采用内瘘为通路与传统留置导管,采用Tenckhoff透析管及手术查植法。治疗组以带绦纶套经隧道双腔导管为通路,导管留置后,使用浓肝素盐水封管。

    1.3 护理方法:所有患者给予积极的护理措施,首先在获得医师的医嘱后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留置导管的目的、意义、操作程序、配合方法以及留置导管后的维护。定期抽查患者能否复述相关知识内容,直至其完全了解和配合。应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个体差异,指导时尽可能有针对性把重点放在注意事项上。嘱患者减少透析后颈部活动,穿脱衣物防止拉出,保持局部清洁。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护士必须戴口罩与患者交谈;冲洗管道后,动静脉端分别注入导管容量的浓肝素盐水,并以肝素帽封口。

    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的预后情况,主要为生存与死亡情况。同时对所有的存活患者进行并发症的观察与调查,主要为导管相关感染和导管相关血栓。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AS 12.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预后生存情况:经过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生存率分别为95.0%和90.0%,治疗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并发症对比:对所有生存患者进行调查,发现治疗组的导管相关感染和导管相关血栓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双腔管袋腹膜透析装置是在Twin-bags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其所用材料比Twin-bags少;腹膜透析液袋可制成各种规格,适合各种年龄的人群应用[3];腹透管与腹膜透析装置之间的衔接采用穿刺法,基本可避免操作造成的污染;双腔管袋腹膜透析装置因其使用是一次性的,引流透析液的导管部分不易因腹腔分泌物而导致堵塞,并且容易处理血栓并发症[4]。同时本组资料中采用的带绦纶套经隧道双腔导管是以动静脉内瘘为主要透析通路的有效补充,临床上对于血管条件差、内瘘堵塞而致再次造瘘困难等患者,置入长期性带涤纶套双腔导管是建立透析通路的有效方法。加强护理,要积极与患者沟通,保持良好的心情。加强留置导管规范化护理操作培训,做好护理及患者宣教工作。导尿管5~7天更换1次,留置导尿应接冲洗装置,以免置留过久而有尿盐沉积堵塞或发生感染。总之,留置双腔导管在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要加强护理的配合。

    4 参考文献

    [1]李兰英.对从外周静脉置入中央输液导管治疗的评估[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12,21(4):191.

    [2]Skandalos I,Amvrosiadis D,Filippidis A,et al.Insertion of long-term tunneled cuffed hemodialysis catheters via the external jugular vein by using a simple,safe and reliable surgical technique[J].J Vase Access,2007,8(1):12.

    [3]张萍,袁静,陈江华,等.1例长期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2):198.

    [4]叶朝阳,付文成,戎殳,等.长期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J].肾脏病透析移植杂志,2004,13(2):231.   

    ↑上一篇:康惠尔透明贴在保留胃管护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优质护理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