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护理学》

    ICU住院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4-02-11  浏览次数:692次

    为提高ICU患者患者的安全性,笔者分析了导致意外拔管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旨在为临床提高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20例ICU住院患者中男300例,女220例,年龄10~72岁。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6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强。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先对护士进行相关培训,让其充分了解导致意外拔管的原因,再让其在护理中给予针对性措施。

    1.3 意外拔管分析

    1.3.1 患者自身原因

    1.3.1.1意识不清:有学者通过大量病例调查发现,发生意外拔管的患者多意识不清,常伴有躁动。笔者在护理工作中同样发现,患者的谵妄状态容易在夜间发生,此刻的医护人员也容易忽视而导致意外的发生[1]。

    1.3.1.2年龄:由于人体的器官功能与年龄有很大的关系,异物感的耐受度也不尽相同。从多年的护理工作经验,笔者发现发生意外拔管的以老年患者及患儿为多。原因在于高龄患者对异物敏感性强、情绪容易波动,护理配合度较差,容易因身体不适任意活动而导致意外拔管;而小儿自控能力较差,也增加了意外拔管的发生率。

    1.3.1.3 患者心理:由于入住ICU的患者无家人陪同,探视有时间限制,同时病痛让其苦不堪言,加之ICU相关设施多,气氛紧张,容易使患者产生不良心理。特别是对于入住时间长的患者,在病情长时间无改善的情况下容易因绝望而拔管。

    1.3.2 医护人员原因

    1.3.2.1固定不稳:一般情况下患者的多用胶布交叉固定,如气管插管的导管是将胶布贴于患者脸部,患者出汗或脸上油脂分泌物过多容易使胶布黏性降低而脱落。而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由于经常需要翻身、排痰,容易牵拉导致拔管。此外,患者的肢体未进行有效的约束也是导致意外拔管的重要原因。

    1.3.2.2 护士专业水平低:ICU患者的各项护理多数依赖护士,在其进行各项操作时未注意导管的位置容易导致脱出。年轻的护士由于经验不足,对高危拔管人群缺乏警惕,加之日常护理工作量大,人员缺乏,容易导致护士精力不足而忽视导致意外发生。

    1.4 护理

    1.4.1 加强与清醒患者的沟通:当患者清醒时要及时与患者沟通,介绍病房环境及管理制度,让患者尽早适应,并告知病房封闭式层流环境的作用,接受家属限时探视。无法说话的患者可通过图片、手势、眨眼、握手等与其交流,了解其需求并及时给予满足。告诉患者脱管的严重后果,力争其主动配合。对于幼龄患儿,可给予小玩具,稳定其情绪。对于表现好的小儿可给予适当的鼓励,满足其爱表扬的心理。

    1.4.2 营造良好的环境:介绍病房中的各种仪器、作用及使用中的感受,必要时给予示范,并指导如何减少不适感。在进行操作时尽量轻柔,减少噪音的产生;尽量降低监护仪的警报声,以免影响患者睡眠;夜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大灯的关闭,改用床头灯,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环境。

    1.4.3 进行有效的固定:固定不当是导致意外脱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护士除要定时查看各种导管有无松动外,还需合理的给予固定,以确保导管的安全。我们的做法是对于气管插管的患者,可用牙垫先与导管固定牢,再用布带绕过脑后进行双固定;对于插有胃管的患者,可采用“Y”字型固定。用于固定的胶布要定时进行检查,观察有无松脱、潮湿,如有以上情况发生要及时进行更换。对于引流管,要定时查看引流是否通畅、有无扭曲及打折情况,并观察其量、颜色,一有异常立即告知医生进行处理。对于深静脉置管,可用缝合方法进行固定,缝合处用敷贴覆盖,并进行定时检查和更换。

    1.4.4 有效的约束:适当的约束是降低意外拔管的有效方法[2],在进行约束前应先跟患者家属解释清楚其目的,获取其同意后进行。有效的约束应保证通路通畅及血液通畅,同时要兼顾患者的感受。四肢进行约束带后可在其约束位置下垫软毛巾,胸部的约束带松紧要适宜,防治患者上半身抬起又不能影响患者的呼吸。患者在约束期间每半小时查看一次,每2小时松一次,并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颜色及血液循环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意外拔管率比较:试验组发生意外拔管8例,发生率为3.08%,其中小儿3例,老年患者3例;对照组意外拔管17例,发生率为6.54%,其中小儿8例,老年患者5例。

    2.2 意外拔管原因分布:25例意外拔管患者中因患者自身原因导致10例,医护人员原因15例。

    3 小结  

    入院ICU的患者一般为危重患者,经常会使用各种导管以保持患者呼吸通畅、监测或引流,维持患者的生命。此类患者多处于昏迷状体或对ICU病房的不了解,患者容易躁动、恐慌,加之ICU的特殊管理,无家属陪护,容易导致意外拔管的现象发生。通过分析意外拔管的原因,能够让护士明确哪些环节容易发生意外,从而在护理工作中加以重视。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能够明确患者的内心所需,及时给予满足能够减少其躁动情绪的发生,降低其发生率。

    4 参考文献

    [1] 沈 犁.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70.

    [2] 庄一渝.医护合作减低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5):417.

     

    ↑上一篇:颈椎前后入路联合内固定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下一篇:基层医院感染控制的细节管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