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护理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16  浏览次数:669次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典型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是导致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30%的人会出现视网膜病变,给患者身心带来严重影响[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当前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为此需要加强护理[2]。笔者具体探讨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护理应用方法与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3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90例。入选标准:符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标准;单眼发病;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年满18岁,无智力和认知障碍;志愿受试。其中男54例,女36例;病程2~12年,平均(6.14±0.33)年;年龄31~65岁,平均(57.94±2.18)岁;空腹血糖水平5.56~11.33 mmol/L,平均(7.44±1.52)mmol/L;文化程度:小学及其以下33例,中学30例,大专及其以上27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上述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两组都给予常规降糖药物与激光治疗,然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为眼科检查、用眼卫生、积极戒烟。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基于护理路径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护理方法:建立护理路径个人档案,主要包括患者的个人资料等。其次是建立护理路径小组,由本科室1名主任或者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有专科经验的主管护师组成,主要采取的方式是积极建立知识讲座。

    1.2.2护理内容:①强化健康教育: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对患者存在的健康行为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使患者逐渐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②心理干预: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问题与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指导,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较好地配合复诊随访治疗。③家庭与社会支持: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提高应对能力,使患者和家属共同应对生活。④饮食干预:食用富含Vit A的食物补充眼部所需营养,多食用胡萝卜、枇杷、橙子、白菜等富含Vit A的蔬菜水果;另外补充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比如可以泡菊花、枸杞水以清肝明目。⑤运动干预:运动时应注意避免运动量过大或者过急,以免诱发眼底出血;如果已经有并发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则应尽量避免运动。

    1.3观察指标:①总体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视力状况明显好转;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视力状况好转;无效:临床症状与视力状况无好转甚或恶化。②生活质量调查,采用简化的低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LVQOL)进行调查,包括调节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两个主要维度,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对比:护理后经过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与77.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生活质量对比:护理后经过调查,治疗组的调节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得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1两组总体疗效对比(例)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453013295.6对照组4520151077.8P值<0.05

    表2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x±s,分)组别例数调节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治疗组4515.26±0.2516.35±4.52对照组459.63±4.3211.59±5.23P值<0.05<0.05

    3讨论

      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发病率为6.7%左右,现在中国约有9 240万糖尿病患者,并呈上升趋势,且正在向年轻人群扩散。而糖尿病造成的眼底视网膜病变,是所有患者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早期可无自觉症状,病变累及黄斑后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无痛性视力减退,严重影响其视功能和生活质量[3]。

      当前无特效治疗方法,多采用药物与激光综合治疗。同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日常生活、精神心理、适应社会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且发展愈来愈重,为此需要加强护理。基于护理路径的护理干预措施使护士与家属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护理和指导,培养他们利用低视力躲避危险和照顾自己的能力,使患者处于稳定或好转状态。并且将低视力的不良影响减轻到最低,对增进健康是非常必要的[4]。 

     总之,护理路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应用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4参考文献

    [1]梅海峰,邢怡桥,江双红.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力变化的相关性分析[J].眼科新进展,2006,26(2):127.

    [2]罗毅,李敏,赵昕,等.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无症状视网膜裂孔的预防性治疗[J].国际眼科杂志,2008,8(1):164.

    [3]邹海东,张暂,许迅,等.单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引起的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改变[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6,22(2):106.

    [4]邹海东,缪浴宇,孙倩,等.初次白内障手术对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用眼科杂志,2005,23(10):117.

    ↑上一篇: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社区预防对策
    ↓下一篇: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