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护理学》

    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4-02-12  浏览次数:643次

      在所有临床科室中妇产科各项工作最为复杂,也是安全隐患和医疗纠纷较多的科室,单纯依靠医疗技术水平难以解决以上问题,完善护理工作是解决以上问题最好的补充[1],针对妇产科接受治疗群体的特殊性、病情的复杂性等,我院妇产科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现将相关内容报告如下。

    1 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1.1 护理人员法律和服务意识淡薄:妇产科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将产妇和分娩儿的健康和安全放在第1位,对于如何处理急症等均接受过严格的训练,但却忽略了相关的法律问题,在工作中对于告知、知情权的法律问题重视不够,这也是造成法律纠纷和患者隐私泄露的原因所在;妇产科护理人员每天接诊量较大,在工作中易出现烦躁、不耐烦等情绪,这既是当前医疗资源不足造成的,同时也与护理人员服务意识不足有关,当护理人员服务意识不足、预见性较差时,患者和家属容易对护理人员产生不信任感,如果护理人员此时沟通不够、态度生硬,极易产生护理纠纷和矛盾。1.2 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不足:妇产科护理工作是一个较为复杂和对于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的工作,个别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在实际工作不能有效满足患者需求和医疗需求,尤其是一些高危患者和新生儿,病情观察不及时、病情掌握不够,常给治疗和临床护理带来较大困难,另外,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日新月异,许多新技术和新设备被应用于临床中,护理人员知识更新不足就会导致不能胜任现有的工作,如对新设备不会操作、对新药物不良反应认识不足等,这些均存在安全隐患。1.3 机械性损伤和药物损伤:妇产科中常要用到一些机械设备,同时产后为防止感染等并发症要给予药物治疗,这些均存在一定的护理安全隐患,其中机械性损伤包括很多方面,也是护理安全隐患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如产妇上下病床、床上自主移动均可能会摔伤,术后行动不便患者上下楼梯、如厕,或是在病房中走动都可能带来摔倒等意外,此时就需要护理人员及时叮嘱患者及其家属注意安全,必要时可以多在病房中巡视,发现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要及时予以纠正。医护人员对药物性质不了解会造成在用药过程中出现失误,对以上过程监管不足会对患者产生药物性损伤,导致一些不必要的不良反应,甚至延误临床治疗和患者病情,这些均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护理人员此时要做到认真核实用药剂量,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对于用药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同患者主治医生沟通,尽可能减少药物性损伤。1.4 患者自身因素:妇产科中患者属于特殊群体,许多患者病情相对复杂,尤其是产后虚弱和高危产妇,受医疗技术限制,患者心理和生理状态会发生较大变化,这对患者康复和病情发展均有不良影响,如产妇出院后不注意休息和进一步治疗,及时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这对于患者而言会留下健康隐患。此时护理人员既要在住院期间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工作,也要指导患者出院后正确的自我养生和维护健康。1.5 管理制度不完善:许多医院制订的相应保证护理安全的制度已明显不能满足当前需求,而医院并未对这些制度进行补充和修改,导致不适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及时发现护理工作制度存在的漏洞,并立即给予补充和修改对于排除安全隐患,避免给患者带来损伤具有重要价值。1.6 护理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护理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主要表现在:查对制度执行落实不到位,交接班制度落实不到位,护理记录内容不完善,护理人员在查对时流于形式,未认真对患者病情、急救药品、仪器等进行查对,当发生突发情况时不能第一时间掌握患者情况,从而延误治疗时机,将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护理人员交接班时未按要求进行床头交接,或是交接时过于简单,使后班护士对患者前一阶段情况不了解,未做到心中有数,出现特殊情况后易造成意外发生。

    2 消除安全隐患措施

    2.1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护理人员的培训分为专业知识培训和法律、服务意识培训,专业知识培训就是要对护理人员加强用药、医疗器械使用等方面的培训,让每个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每种药物的用法、用量和禁忌证,了解每种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及基本操作流程,能完全杜绝临床护理中不出现药物和器械损伤,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另外,还要加强对护理人员法律和服务意识的培训,在尊重患者隐患等基本权利的基础上,尽可能为患者提供最为舒心、细微的关怀;另一方面要加强法律知识培训,通过学习法律法规和安全意识,增强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从入院到出院的每个环节,严格保证护理工作质量,防范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2.2 加强护患沟通:患者安全意识的培养有赖于护患之间的沟通,入院时和治疗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护患沟通,让患者和家属掌握如何防范安全事件发生[2],如何按照医嘱用药等均较为关键,另外,护患之间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拉近彼此间的信任感,这对于促进患者配合治疗也有积极作用。2.3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妇产科相关操作规程进行回头审核,发现有问题的制度及时给予修订,结合临床实践工作经验,修补安全制度漏洞和不足的地方,也可采取暗访和深入病房调查的方式,对护理人员交接班、查房等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从制度上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3 讨论

    妇产科护理工作是一种复杂、高风险的服务性工作,职业和就诊人群的特殊性决定了此项工作要完全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但受到医疗水平、患者自身素质的影响,各种安全隐患又无处不在,为此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势在必行,这也是现代化医疗机构所必须面临的问题,护理人员也要积极面对问题,顺应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有效预防、规避护理风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4 参考文献

    [1] 张 宁.产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7):102.

    [2] 贾太萍.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1,32(4):794.

    [收稿日期:2013-11-18 编校:朱林]

    ↑上一篇:急性胰腺炎患者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下一篇:29例老年重症哮喘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