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护理学》

    新入院麻风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4-02-12  浏览次数:666次

    ‍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所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人体的皮肤和周围神经组织,在我国已流行了两千多年[1]。长期以来,由于受封建意识的影响、科学知识不普及和社会的偏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生活、婚姻和社会活动。尤其是新入院的麻风患者,由于环境改变、角色转换、对疾病本身的认知不足,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笔者收集30例新入院麻风患者的心理状况并进行分析,制订相应护理对策,现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入院的麻风患者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7~73岁,平均年龄45岁。1.2 方法:采用个别交谈和自制心理评估量表的方法对30例入院48h内的麻风患者进行了调查。

    2 结果

    焦虑、恐惧、害怕受到歧视26例,占87%;有孤独、被遗弃感22例,占73%;抑郁14例,占47%;对疾病本身认知不足30例,占100%。

    3 心理特征分析

    3.1 焦虑、恐惧、害怕受到歧视:由于人们对麻风病的社会偏见依然存在,大部分患者又都来自偏远、经济文化落后的农村,加之对麻风病本身的认识不足,患者往往表现出紧张、害怕、不安的恐惧心理,不愿承认自己所患疾病,担心被人知晓后受到歧视。3.2 孤独和被遗弃感:患者入院后,离开了自己所熟悉的环境进入医院这一特定的环境时很容易产生孤独感[2]。周围环境生疏,同病室病友又不相识,长期与家人、朋友分开,得不到亲人的关心和爱,不自觉地产生一种被孤立、遗弃的感觉,心情郁闷,不知所措。表现为少言语、少交往,不主动与医生、护士、病友交谈,烦躁不安,度日如年。3.3 抑郁:由于社会影响,麻风患者往往存有自卑心理,担心家庭破裂,遭家庭、社会遗弃,常常表现出伤感、沮丧、郁郁寡欢,个别还出现轻生的念头。3.4 对疾病本身认识不足: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麻风病成为引起畸残的一大原因,曾长期被视为“不治之症”[1]。患者常常表现出对医生的治疗持怀疑态度,怀疑能否治愈;是否存有潜在并发症及如何预防等。

    4 护理对策

    4.1 关心爱护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入院后,热情接待,微笑服务,安排安静、舒适的病房,介绍病区环境、病友、病区工作人员及病区规章制度。采用关心、同情、温和的语气经常与他们交谈,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理解和关爱,取得患者信任。鼓励病友之间相互交流,组织适当的文化娱乐活动,促进病友间的交往。4.2 争取社会和家庭支持:加强麻风宣传力度,麻风可防可治不可怕,从而消除社会各界对麻风病的偏见和歧视[3]。每年的麻风节,来自社会各界的领导同志都会到病区慰问麻风患者,并送来慰问金和慰问品,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经常随访家属,做好家属宣传动员工作,鼓励其增加探视次数,尽量抽空照顾和陪护患者,让患者时刻感受到亲人的关怀。4.3 开展健康咨询:耐心细致地给患者讲解麻风病的治疗过程,告诉患者麻风病通过积极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告知规则服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讲解麻风反应或神经炎的防治知识;为每位患者免费发放图文并茂的《手、足、眼畸残防护示范手册》,并讲解麻风病防残的重要性,教会患者手足眼的自我防护。

    5 结果

    通过对患者不同心理障碍进行相应护理对策的疏导调节,30例患者均能以健康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经正规的联合化疗病情均明显好转,均无畸残发生。其中2例康复出院与家人团聚,3例治疗中患其他疾病病故,25例继续留院治疗。

    6 小结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广泛应用,心理护理在疾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麻风患者仍是社会所关注的弱势群体,需社会和医务人员共同积极为其排忧解难,帮助和鼓励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以良好的心态投入治疗,早日康复,回归社会和家庭。心理护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特殊的技能,他要求护理人员除了具备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技术外,还必须拥有一定的医学心理学知识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献身精神,加强自身修养与职业素质的培养,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境,从而逐步掌握并完善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技巧,更有效地服务于患者。

    7 参考文献

    [1] 陈贤义,李文忠,陈家琨.麻风病防治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8.

    [2] 蒋继国.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0.

    [3] 张跃秀.麻风截肢患者的心理分析和护理对策[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2,18(2):186.

    [收稿日期:2013-11-11 编校:朱林]

     

    ↑上一篇:1例青光眼术后用药致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的护理
    ↓下一篇:门诊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