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护理学》

    高龄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4-02-24  浏览次数:687次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尤其是老龄人口的高龄化,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1]。由于高龄老人经历的生活事件较多以及复杂的家庭结构,经济来源的问题,身体各器官的老化,患病后的病理变化,生活自理能力受限,使得高龄住院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抑郁、孤独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因此,及时发现和分析高龄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培养老年人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疾病的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内科病区住院的患者74例,纳入年龄都为85岁以上,神志清楚,可以交流。男27例,女47例,年龄99岁。反复住院3次以上者5例,有多脏器疾病者22例,无子女由敬老院寄养者3例。主要疾病依次为脑血管意外、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间质性肺炎,消化道出血等。住院时间1周~3个月,全部为好转出院。

    1.2 收集资料的方法:与患者直接交流,向患者家属了解其平时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家庭结构状况,治疗、护理过程中的日常观察,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对治疗、护理的配合程度,从以上几个方面做出综合判断,以初步对患者做出心理评估。

    2 高龄患者在住院的不同时期所表现的不同心理特点及原因分析

    2.1 入院初期:因对环境的陌生,对疾病的担忧以及疼痛不适,视力听力下降,患者会表现出焦虑、恐惧、失眠、情绪低落,如闷闷不乐,不愿与医护人员合作,偷偷哭泣,饮食减少,甚至拒食,对别人的谈话非常敏感,也有一部分患者会极度紧张,反复向其子女及医护人员求证其病情是否很严重。

    2.2 治疗过程中:有的慢性病高龄患者由于长期用药以及身患多种基础疾病,治疗效果不明显,高额的医疗费用,长期的输液,插管等治疗操作带来的肉体的痛苦会使患者加重焦虑反应,有的个性较强的患者表现为脾气暴躁,经常迁怒于医护人员,甚至三番五次地拔除氧气管、输液管。

    2.3 出院前: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调适,大部分高龄患者已经适应了医院生活。加上随着疾病的好转,自理能力的增强,与医护人员建立了一定的信任感,当通知其可以出院时,会出现既兴奋又担忧的矛盾心理,害怕出院后其子女不及医护人员照顾得细心或担心疾病的复发等。

    3 心理护理对策

    3.1 入院初期:热情接待患者,责任护士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尽量将有共同兴趣爱好或彼此熟悉,而对疾病没有影响的高龄患者安排在同一病室,主动介绍病区环境、病房设施、床位医生、护士以及同室病友,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注意充分认识语言表达技巧的重要性,语气尽量做到委婉柔和,尽量使用尊称,以体现出对老年患者的尊重。针对老年人听力减退的特点,在交流时,尽量选择安静的环境,适当的肢体语言。简要地介绍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或消除焦虑、恐惧的心理。

    3.2 治疗过程中:为高龄患者实施各种治疗、护理措施时,必须做到技术娴熟,动作轻柔,同时应积极鼓励,并提倡老年人之间的相互鼓励,创造一种乐观、积极治疗的氛围,调动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鼓励患者子女及孙辈以及亲友经常探望、陪伴患者。责任护士经常巡视,尽量抽出时间陪患者聊天,落实好各项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保证患者清洁舒适,以消除患者的抑郁、孤独、被遗弃的心理。

    3.3 出院前阶段:提前1天告知患者的出院时间,帮助做好出院的心理准备,以便于患者及家属的随时咨询,以消除患者害怕出院的矛盾心理。

    4 小结

    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更要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及时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护理及康复的最佳身心状态。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是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疾病的痛苦,活动能力受限,使许多老人有消极的情绪.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反应,促进早日康复,是实施心理护理的主要目标[2]。因此,护理工作者必须要重视老年患者的心理反应,正确评估老年患者在整个疾病治疗过程中不同时期所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分析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将心理护理贯穿于患者的整个住院过程。

    5 参考文献

    [1] 杨支兰,孙建萍,张 霞,等.城区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7,22(17):61.

    [2] 方秀萍.心理干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焦虑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7,22(9):16.

     

    ↑上一篇:细节护理在普通外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下一篇:舒适护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