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护理学》

    全程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发表时间:2014-03-13  浏览次数:665次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此病患者会丧失自理能力,且行为意识不受大脑控制,会出现自杀、杀人、自虐等多种反常倾向,对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而且近几年,由于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数量呈上升趋势[1],因此,必须加强精神分裂症疾病的临床护理,提高精神分裂症的治愈率。笔者以我院在2011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全程护理干预护理和常规护理,旨在探析全程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疾病治疗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对象是我院在2011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50例,男33例,年龄20~65岁,平均(52.3±0.8)岁,病程1~6年,平均(3.2±0.2)年,女17例,年龄33~58岁,平均(53.1±1.2)岁,病程0.5~5年,平均(3.4±0.6)年;对照组50例,男28例,年龄36~60岁,平均(47.7±1.5)岁,病程1.5~4年,平均(2.6±1.2)年,女22例,年龄40~55岁,平均(45.7±0.8)岁,病程2~5.5年,平均(3.8±1.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史、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护理,包括心理干预、卫生干预、行为干预、饮食干预、服药干预五个方面,心理干预即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观察患者的行为、情绪等,详细了解患者的各种心理状态,并给予积极的指导、安抚,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2次/周,1次/d;卫生干预即指导患者进行修剪指甲、洗澡、洗衣等,保持个人卫生,并监督患者每天进行洗漱、泡脚等,防止口腔、足部感染,然后定时为他们量体温,并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温度、光线适宜;行为干预即教患者进行有意义的活动,比如象棋、唱歌、打球等等,并教育他们叠被、刷碗、扫地等,增强他们的自理能力;饮食干预,即为患者制订合理、科学的食谱,保证他们的营养,并指导他们饮食度,防止出现暴饮暴食、禁食等现象;服药干预即对患者讲解各个药物的服用剂量、时间、不良反应等,并监督指导他们服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5]。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全程护理干预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的个人卫生、依从性、精神状态等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精神分裂症不仅对患者的健康、生活造成巨大的困扰,而且会对社会稳定、社会安全造成一系列的危害,因此,必须加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常规护理方法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患者恢复较慢,且恢复效果不佳[2],而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焦虑、焦躁、失望等悲观情绪,卫生教育、行为教育、饮食教育等又能为患者提供日常行为指导,增强他们的自理能力,再加上服药干预的指导[4],能够使患者尽快地恢复健康,且社会能力、自理能力等都能得到有效提高,达到治愈的目的[3],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4参考文献

    [1]周建红.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G].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2009,12(1):99.

    [2]阎焰.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C].河南省精神科康复护理培训班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3(11):634.

    [3]郭红利,崔奎友,陶玉芬,等.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家庭干预三年的随访研究[C].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0,19(9):552.

    [4]张玉海.心理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1,32(3):605.

    [5]王文君.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不依从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J].吉林医学,2010,31(19):3163.

    ↑上一篇:41例疤痕子宫足月妊娠自然分娩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下一篇:产科专科护士培训方法探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