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护理学》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多发性腹部外伤救治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3-13  浏览次数:615次

    预见性护理程序是由各护理小组根据某种疾病、诊断或手术而制定的一种标准化护理模式,患者从住院到出院都按照该模式接受治疗和护理[1]。当前由于我国工业与交通业的发展,多发性腹部外伤越来越多,需要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同时对护理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在手术中,要熟悉手术的各项操作步骤,重视手术中细节的管理,从而取得良好预后[2]。笔者具体探讨了预见性护理程序在多发性腹部外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0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多发性腹部外伤110例。入选标准:年龄≥18周岁;书面同意接受调查;发病前无严重并发症。其中男58例,女52例;年龄20~60岁,平均(40.25±3.32)岁;文化程度:高中及其以下60例,大专及其以下50例。职业分布:无职业15例,公务员与事业单位45例,工人、白领等50例。发病原因:肝破裂35例,脾破裂25例,肾挫裂伤10例,胰腺及十二指肠损伤20例,胃破裂10例,其他10例。根据护理情况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予抗休克治疗,对骨折与损伤作简单的固定和包扎,然后进行对应的手术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对应护理,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护理方法。而治疗组给予预见性护理程序,制定了手术配合护理流程,进行全面系统的准备。保持术中密切而有序的配合、严格的无菌操作以及各手术组成员之间的协调一致。流程包括护士的着装整齐,器械、护理物品准备齐全、配合主动性强、熟悉手术步骤、能准确配合手术、患者的体位摆放,巡回护士熟悉手术步骤、巡回护士物品准备、观察手术进程、提供台上所需。

    1.3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手术后的预后情况。②在手术后对生存患者进行系统功能评价,包括身体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绪状况和功能状况四个维度,分数越高,功能越强。1.4统计学方法:采用SAS 12.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预后结果:治疗后经过观察,治疗组死亡1例,死亡率为1.8%;对照组死亡5例,死亡率为9.1%,治疗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系统功能评价:手术后对生存患者进行调查与评价,结果显示治疗组的身体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绪状况和功能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多发性腹部外伤的救治与症状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中,要积极进行急诊手术治疗,正确掌握救治程序,分清主要矛盾,首诊医生在了解受伤部位与经过的同时对患者的伤情要有全面的了解,进行正确判断。在抗休克的同时紧急手术,手术进腹后应遵循全面探查先止血、再修补、后清理腹腔的原则[3]。手术的成功与护士的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密切相关,为此要积极熟悉手术的各项操作步骤,准确地配合手术医生操作,重视手术中细节的管理[4]。而在预见性护理程序中,首先是保障生命,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保证血循环平稳;要按照护理流程上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手术,使手术护理工作有序,有效地提高了护士与各专业之问的协调能力。本组资料中治疗后经过观察,治疗组死亡1例,对照组死亡5例,治疗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系统功能低下是多发性腹部外伤患者最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患者经历的症状越多越严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功能状况就会越差[5]。本组资料中手术后治疗组的身体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绪状况和功能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之,预见性护理程序在多发性腹部外伤救治中的应用能降低死亡率,提高预后患者系统功能。

    4参考文献

    [1]王欣,李钰燕,马倩红,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7,6(5):3.

    [2]李双兰.多层面管理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J].医学创新研究,2007,8(4):20.

    [3]杨甲梅,朱斌,徐峰.实用肝胆外科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31-132.

    [4]Barbera L,Seow H,Howell D,et al.Symptom burden andperformance status in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ofambulatorycancer patients[J].Cancer,2010,8(5):5767.

    [5]胡小华,王春芳,沈渊,等.大肠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3,20(6):322.

    ↑上一篇:护理路径对白内障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下一篇:41例疤痕子宫足月妊娠自然分娩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