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护理学》

    情感教育在护理队伍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4-30  浏览次数:739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具体,护理模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1]。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不仅要具有精湛的护理技术和能力,还有具备良好的职业态度和个人素养[2]。但在实践中发现,以往的护理学教育往往只注重对护理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并不太重视对护理人员的个人素养和职业态度培养,这就造成了临床护理实践需求与护理人员能力的脱节,降低了护理服务质量[3-4]。情感教育是一个教育学范畴的概念,是指通过某些手段,将认得内在情感动员起来,融汇到所教学内容中去,进而提升学员的精神需求,满足其自我发展要求的一种教育方式。选择12例护理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就情感教育在建设护理队伍中的应用效果做一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12例护理工作人员,其中汉族3例,维吾尔族9例,年龄22~30岁,平均(25.01±1.63)岁,研究对象从事护理工作的工龄0.5~10年,平均(1.28±0.52)年,在学历方面,有中等专科毕业生7例,高等专科毕业生3例,高等本科毕业生2例。

    1.2 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情感教育专题干预,比较研究对象干预前后职业情感、工作满意度及护理服务意识间的差异。具体情感教育干预措施如下:首先,随机选择6名研究对象组成学习小组,在每次情感教育干预活动前,利用网络等媒介,选择护理相关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准备,在干预活动开始前作为热场内容,此干预小组人员不固定,每次随机抽取,高年资护理人员在此过程中起到点拨学员的作用,向学员描绘护理人员的高尚形象和人生价值,确定课程基调。在干预活动方面,主要是通过有引导的换位思考和规范化培训为主,在换位思考方面,可以由学员扮演护理工作中的不同角色,体验护患双向情感,了解患者需要什么,而自己日常工作中却疏忽了什么,并进行书面总结。在规范化培训方面,主要由高年资护师对学员进行日常护理培训,此部分形式宜多样,切忌授课式模式,培训中应当引导学员积极发言,让高年资护师解决其在日常工作中的困惑,激发学员学习新知识的热情,明确护理工作的职业态度、理想和道德规范。此情感教育干预活动共进行6次,每1个月进行1次,每次时间不超过3 h。

    1.3 研究指标及评价方法:本文采取自身对照研究的方式,对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的职业情感、工作满意度和护理服务意识进行评价,在职业情感方面,采用已经被多项研究使用的《护士职业情感量表》进行调查,此量表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项。工作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护理服务意识采用《护理服务水平自测问卷》进行,如上指标经标准化换算后满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结果越积极,比较两组患者如上指标间的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经Epidata双向核查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 s)表示,研究对象干预前后各指标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方法,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职业情感水平间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干预前后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项评价职业情感水平的指标得分均有所上升,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职业情感水平间的差异(x ± s,分)

    时间点     例数     道德感        理智感         美感

    干预前     12   85.64±4.98   83.41±5.10    86.53±6.70

    干预后     12   92.68±3.31   89.74±6.54    93.60±4.51

    t值                6.45          4.18           4.79

    P值               <0.05         <0.05          <0.05

    2.2 两组工作满意度和护理服务意识间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对象的工作满意度和护理服务意识评价得分均有显著上升,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工作满意度和护理服务意识间的差异(x ± s,分)

    时间点    例数     工作满意度       护理服务意识

    干预前     12     85.60±5.80      84.73±6.97

    干预后     12     91.52±4.56      90.46±6.31

    t值                 4.39             3.34

    P值                <0.05             <0.05

    3 讨论

    护理学是一门操作性要求十分高的专业,护理操作是护理人员的核心技能,是评价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的重要因素,但同时也应注意到,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护理服务的内容和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护理服务已经不再仅仅是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还包括了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心理护理、人文护理等,是一个整体护理解决方案[5-6]。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固然十分重要,但护理人员的个人素质、职业情感等因素对于整理护理的服务水平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已有研究显示,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情感水平,是可以增强护理服务水平的。而就现有的研究及临床护理实践,笔者发现,一线护理人员的职业情感水平不容乐观,尤其是入职不旧的年轻护理人员,其职业情感水平相对较低,这不仅造成了护理服务水平的降低,也影响了护理队伍的稳定性[7-8]。情感教育是由美国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其理论核心在于两点,即强调学习者对于学习内容的掌握,及学习者对于学习意义的心向,简而言之,就是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与学习意愿[9-10]。采用情感教育的方式,能够逐渐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感情水平,进而更加符合多元化护理的需求。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干预前后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项评价职业情感水平的指标得分均有所上升,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通过情感教育,研究对象的职业情感水平是有所上升的,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对象的工作满意度和护理服务意识评价得分均有显著上升,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认为,这是研究对象职业情感水平上升后,在工作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结果。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情感水平,改善其工作满意度,增强其护理服务意识,对于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服务水平,稳定和建设护理队伍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进行。

    4 参考文献

    [1] 苏 琳,王斌全,袁剑云,等.系统化整体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9,23(15):1322.

    [2] 计惠民,周丽颖.整体护理临床研究进展[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5,3(3):175.

    [3] 吴 婷.我国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4):15.

    [4] 罗 艺,朱国军,王建平,等.中国本科护理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29(2):92.

    [5] 宋怀宝,徐青松.打造符合国情的老年长期护理模式的新思考 [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3):370.

    [6] 蒋 艳,曹 华,彭小华,等.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5):405.

    [7] 卢慧兰,芦国芳,张彩云,等.甘肃省三级甲等医院临床一线护士职业情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学报,2011,18(9):68.

    [8] 郑婉玉,胡蓉芳.高职护生社区护理职业情感和就业意向的调查 [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84.

    [9] 王丽萍,钟 皎,金聚良,等.加强职业情感教育,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21):4146.

    [10] 李润兰,石健壮.反思与超越:全球化时代的情感教育[J].教育探索,2012,24(1):17.

    [收稿日期:2013-12-13 编校:潘宏竹]

    ↑上一篇: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儿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下一篇: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