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护理学》

    护理干预对骨折后焦虑及疼痛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4-04-30  浏览次数:696次

    近年来,在对骨折患者的研究过程中,发现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骨折患者的疼痛感增强,严重影响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疼痛是大多骨科疾病共有的临床症状,如何有效缓解并处理骨折患者的疼痛,是当前医护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针对这种情况,选择骨折患者11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同时进行特殊护理干预,患者的焦虑及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骨折患者110例,男80例,女30例,年龄16~74岁。将11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进行特殊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及疼痛缓解效果,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 1天与术后第7天焦虑程度的变化情况。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55例骨折患者术后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进行特殊护理干预。在患者主动诉说疼痛后实施护理干预,干预前要向患者讲解采用这种方法的作用,使其能够配合。首先,护理人员可以与患者讲笑话,让患者保持开心的精神状态,以此改善和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同时,可以采取放松护理干预的方式,让患者进行节律呼吸,使其全身放松,保持松弛状态,这样对控制焦虑、减轻疼痛具有良好的效果。还可以采取音乐护理干预,这样有助于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患者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进行各种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播放轻音乐等,使患者从疼痛焦虑的情绪中走出来。其次,护理人员需要采取皮肤刺激的方法来缓解患者疼痛感,减少焦虑情绪,如冷敷、热敷、按摩以及皮肤搽剂等来刺激皮肤,这种方法具有减轻患者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以及舒筋活血等效果,从而达到减轻患者疼痛,改善焦虑情绪的目的。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和第7天的焦虑程度,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情绪的变化情况。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中焦虑程度无明显变化,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中,观察组重度焦虑仅2例,对照组重度焦虑有 11例,由此可见观察组护理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护理干预对骨折后焦虑的影响:对于骨折后患者产生的焦虑情绪,其水平高低因多种因素影响,如性别、年龄、性格、心理素质、文化程度以及病情状况、经济状况、家属关怀以及医护人员态度等[1]。高度焦虑、紧张及不安的情况会造成患者心理障碍,同时不利于患者顺利康复。在本文研究中,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程度明显减轻,通过与患者讲解和心理辅导,让患者了解伤情、疼痛的实际情况,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提高患者的自信心,使其保持积极豁达的精神状态,以此减轻患者疼痛感和焦虑不安的负面情绪。

    3.2 骨折后疼痛对焦虑的影响:骨折患者术后焦虑属于状态焦虑,其与术后疼痛有直接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经实践证明,干净整洁、安静的环境,良好的病室氛围、舒适的体位对骨折后患者缓解疼痛与减轻焦虑具有十分有效的帮助,患者与患者,患者与医护之间的沟通交流是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可以转移患者注意力;同时放松、幽默、皮肤刺激等护理干预的方法也能够改善患者疼痛感,减轻患者焦虑不安的负面情绪[2]。综上所述,采取科学、合理、规范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骨折后患者的焦虑及疼痛状况,能够加快康复速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4 参考文献

    [1] 李淑梅.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人腰椎压缩骨折疼痛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2(7):881.

    [2] 王建红.浅谈我院骨折疼痛的护理与干预[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34(1):146.

    [收稿日期:2013-11-30 编校:苏建东]

    ↑上一篇:关于异位妊娠破裂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的护理方法
    ↓下一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