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护理学》

    心理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情绪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5-08  浏览次数:770次

    慢性心力衰竭病程较长,患者经济负担重,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如抑郁情绪等。这些不良情绪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所以在临床治疗中,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减轻心理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本文选择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此类患者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68例,上述患者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同时排除精神障碍患者、不能够正常交流患者、肝肾功能障碍患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最小为49岁,最大为76岁,平均年龄(62.1±6.1)岁;文化教育背景:初中文化及其以下共7例、高中文化及中专共14例,大学文化共13例。对照组患者共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最小为50岁,最大为75岁,平均年龄(63.9±5.8)岁;文化教育背景:初中文化及其以下共8例、高中文化及中专共15例,大学文化共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干预,观察组患

    者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①首先要有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在和患者交流沟通过程中,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并对患者心里的困惑不解等做出正确解释,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过程中,让患者对自己心里的郁闷等情绪进行表达和宣泄,并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取得患者对治疗的积极配合。②向患者讲解慢性心力衰竭发生的原因、相关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措施、防治诱因等,提高患者的慢性心力衰竭的认知程度,纠正患者的慢性心力衰竭的错误认识,嘱咐患者适当加强营养,合理饮食,避免受凉感冒,提高患者机体的抵抗能力,多摄入蔬菜等,避免便秘,保持大便通畅等,嘱咐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避免劳累,适当参与体育运动;嘱咐患者坚持根据医嘱服药,摈弃不良生活习惯。③在心理护理过程中,嘱咐患者和其家属等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鼓励家庭成员参与护理过程,使患者得到家庭成员支持,鼓励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多与患者多沟通交流,取得家属的鼓励和支持,让患者也树立自信心[1]。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抑郁情绪进行评定;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采用6min步行运动试验了解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变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对两组患者所得的抑郁、6min步行运动试验结果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均在统计学软件SPSS14.0下处理,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抑郁情绪评定及6min步行运动试验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前抑郁自评量表评分、6min步行运动试验结果分别和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6min步行运动试验结果分别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6min步行运动试验结果分别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病情发展到最后的病理生理阶段,此时患者的心脏的舒缩功能障碍,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出现了体循环或肺循环淤血的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此类患者病程长,经济负担较重,以及其他因素等,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此类情绪会影响到疾病和疾病的治疗效果[2+3]。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增加患者治病信心等起着重要作用。在本文中,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干预后的分钟步行试验距离远于对照组,说明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情绪,有利于提高患者心功能,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4 参考文献

    [1] 吕 蓉,孙路路.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1,18(1B):172.

    [2] 曾利娅,秦银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2):128.[3] 刘 芳,方淑华,赵 强.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9,2(11):2953.

    [收稿日期:2013-09-16 编校:王丽娜]

     

    ↑上一篇:老年患者翼状胬肉切除术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安全护理
    ↓下一篇: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