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护理学》

    胸腰段不稳定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14-05-08  浏览次数:811次

    脊柱胸腰段即T10(T11)~L1(L2),其解剖、力学特点决定了其在脊柱损伤中容易发生骨折,并可能引起脊髓损伤,其中又以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为最多见[1]。由于胸腰椎骨折致残率较高,对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恰当的手术治疗下,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对患者骨骼的愈合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后路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分析,以供临床护理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46例脊柱胸腰段不稳定骨折患者。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37~62岁,平均(46.3±6.4)岁。重物砸伤者13例,交通事故者21例,坠落损伤者12例。所有患者经过CT或MRI检查,提示爆裂性骨折22例,骨折脱位14例,压缩性骨折10例。

    1.2 手术方法:患者俯卧位,全身麻醉后,行伤椎全椎板切除,于椎管减压后切除相邻椎间盘,在伤椎上下椎体侧方置钉,再行椎体间的植骨融合以及钉板内固定。

    2 结果  

    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1例,脂肪液化1例。均经过治疗愈合。患者术后2个月均能下床活动,1年后随访,内固定良好,植骨融合,CT片显示椎管减压,骨折矫正率达到81%。

    3 护理方法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针对患者担心手术是否安全有效,麻醉意外及术后神经恢复对日常生活是否造成影响等心理进行指导,向患者介绍手术优点及以往成功的病例,多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3.1.2 术前准备:协助做好术前各项检查、准备,如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以及心电图等。评估好患者的营养状况、肺功能、神经系统功能等。训练患者呼吸功能,如采用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嘱咐有吸烟史的患者戒烟,指导其有效的咳嗽、排痰,以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指导患者床上大小便。

    3.2 术后护理

    3.2.1 一般护理:在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时,注意保持脊柱的胸腰段在水平位上。嘱患者屈髋,平卧位约5h后给予翻身,再采取侧卧位,约3h交替,改变体位时注意不要扭曲躯体。患者侧卧时背部放一软枕。

    3.2.2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精神情况,是否有头晕、头痛、呕吐等,监测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等。注意肺部呼吸音的听诊,配合引流液的性质及患者的症状判断是否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发生胸腔积液、乳糜漏等,如果发生,须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3.2.3 引流护理:于切口处放置引流管,记录好引流出液体的颜色、体积等,保持引流通畅,及时更换伤口敷料。如术后当天引流量超过300ml,须及时止血;如引流液颜色变透明或呈淡黄色,可能为脑脊液漏,要及时报告医师,如呈乳白色,可能为乳糜漏,嘱患者禁食。术后留置导尿管,应防止泌尿系感染,使患者多喝水,并通过定时夹闭尿管及3h后开放来促进膀胱的充盈排空,使其恢复功能。

    3.2.4 神经功能护理:术后3d内,定期检查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血运功能,做好记录并与术前对比。如通过棉签轻划下肢判断患者深浅感觉是否正常,麻醉清醒后观察患者下肢关节运动、下肢疼痛及皮肤感觉平面是否上升等情况,如下肢疼痛进行性加重伴运动感觉障碍,以及伤口突然剧痛,须及时报告医师。注意拔尿管后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排尿障碍。指导患者预防及缓解疼痛,如听音乐、与人交谈分散注意力、深呼吸等。

    3.2.5 消化功能护理:手术时的牵拉刺激,较大的创伤等易导致患者术后纳差、腹胀、便秘等。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对症处理,如局部热敷,指导其腹部呼吸,给予萝卜汤帮助缓解腹胀,少食多餐,以高纤维、高蛋白、低脂的饮食为主。

    3.2.6 泌尿功能护理 术后尽早训练膀胱功能,促使其恢复,避免膀胱肌肉萎缩。注意会阴部的护理。

    4 讨论  

    由于脊柱的生理性弯曲———胸椎后凸、腰椎前凸,使得胸腰椎骨折常为不稳定性的骨折,有报道显示,胸腰段骨折占到脊柱骨折的90%[2],且常伴马尾等神经损伤。手术能很好地去除病变的椎体及椎间盘,不破坏后柱的稳定性,从而为植骨融合、纠正后凸畸形及术后重建脊柱的稳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3],然而其创伤大、引起胃肠道紊乱、出血多等,这就要求在围手术期的护理要十分细致。  

    在本研究中,围手术期护理从对患者的心理指导,密切监视患者的病情,针对患者骨折以及前路手术的特点在呼吸、消化、泌尿以及神经系统方面给予细致、个性化的护理,如考虑患者卧床的体位以避免褥疮、缓解患者疼痛等,辅之以康复训练,从而最大程度地配合患者的治疗。从结果来看,患者功能恢复良好,无神经损伤。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对患者手术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 参考文献

    [1] 臧丽明,孔令红.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1,32(16):3339.

    [2] 汪丙昂,李改丽,檀臻炜,等.撬拨复位联合植骨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J].西南国防医药,2011,21(8):838.

    [3] 郭佳娴.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应急护理措施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25(1):147.

    [收稿日期:2013-10-18 编校:陈伟/郑英善]

     

    ↑上一篇:选择性输卵管再通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分析
    ↓下一篇:44例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