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通脑丸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疗效及脑电图变化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17  浏览次数:755次

    我科通过将前期临床研究证实安全有效的通脑丸应用于脑动脉硬化症的防治之中,观察其作用机制,以期为阐明其作用机制提供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3月~2011年12月200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符合《内科学》中“脑动脉硬化症”诊断标准中的“轻、中度脑动脉硬化症”;中医诊断标准以卫生部颁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二辑的《中药新药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标准进行,并按《新药(中药)治疗老年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中医证的计分法进行计分。纳入标准:①年龄40~75岁;②符合诊断标准;③患者意识清醒,且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其他严重脑部疾患;②严重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等疾患;③严重精神疾患;④药物及乙醇依赖者;⑤依从性差,中途退出者。根据临床前瞻性研究的病例—对照原则,按照随机数字表征法将所有患者分为通脑丸治疗组(简称观察组)与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男57例,女43例,平均年龄(59.33±11.14)岁,平均病程(3.52±2.66)年。轻度脑动脉硬化症者59例,中度者33例,弥漫性脑动脉硬化症者8例。对照组男52例,女48例,平均年龄(60.53±7.54)岁,平均病程(3.91±3.24)年。轻度脑动脉硬化症者62例,中度者32例,弥漫性脑动脉硬化症者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观察组:通脑丸(甘肃省中医院制剂科提供,批号:20070821),20丸/次,3次/d。对照组: 步长脑心通胶囊 (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 Z20025001),3片/次,3次/d。两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后静脉采血1次,观察经颅多普勒检查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包括搏动指数(Pl),阻力指数(RI),收缩期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S/D)变化情况。 1.4 疗效判断标准[2]: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脑血流图、血脂的变化情况,依次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进而计算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2.0版软件包(方差分析、q检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见表2,观察组TCD的Pl、RI、S/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脑居颅内,与髓汇集而成,脑居于上,属清窍,清气上于脑,若清气不开,痰浊血瘀阻于脑,蒙蔽清窍,则见眩晕、麻木等证[1]。通脑丸即以此立方,选用益气活血、化痰定眩为主的“补阳还五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化裁而成,方中以益气健脾治其本,活血化瘀、燥湿祛湿定眩治其标,诸药相合,瘀去则清窍开,神安脑健,气机调畅,阴平阳和,方得效验。本研究结合前期相关研究结果,由此推断:通脑丸治疗效果优于步长脑心通胶囊,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进而抗脂质过氧化、抗凝促纤溶、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从而改变脑部血流速度,发挥抗脑部动脉硬化的效应有关。

    4 参考文献

    [1] 陈旭东,宋爱红.中医辨证治疗脑动脉硬化症80例疗效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6):756.

    [2] 赵利华,韦良玉,刘布谷,等.针刺配合温和灸治疗脑动脉硬化症认知功能减退的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7):3.

    [收稿日期:2013-05-14 编校:苏建东]

    ↑上一篇:硝苯地平控释片与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
    ↓下一篇:小剂量波依定及倍他乐克治疗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