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护理学》

    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4-05-15  浏览次数:795次

    人工流产术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且对患者心理方面的不良影响也表现较为明显,患者不仅仅表现出对手术的担忧,对手术后机体的影响,还会产生焦虑、恐惧及抑郁,而这些情况的存在对患者的治疗配合的好坏等方面也必然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必要的护理以改善患者的这些评估项目是研究重点之一[1]。我们对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人工流产术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经检查证实为宫内妊娠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的23例患者中,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5.4±2.2)岁,停经时间43~69d,平均停经时间(56.8±4.1)d,以往有流产史者5例,无流产史者18例;已婚19例,未婚4例;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5例,高中4例,中专9例,初中5例。观察组23例患者中,年龄20~33岁,平均年龄(25.2±2.5)岁,停经时间43~70d,平均停经时间(55.9±4.5)d,以往有流产史者4例,无流产史者19例;已婚20例,未婚3例;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4例,高中5例,中专9例,初中5例。对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进行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主要为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护理,给予围术期的综合护理干预,解答患者的疑问,给予相应的健康宣教,并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等。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根据手术的程序制定相应护理程序,并与操作医师进行沟通,评估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预期的护理目标,并对患者的各项护理细节与治疗的配合进行整合分析及修正,以期达到最佳的护理目标,同时针对此类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状态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从而改善不良情绪状态影响患者的治疗配合的情况,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后将两组患者治疗配合度、护理前及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恐惧评分、患者满意率进行比较。1.3评价标准(1)治疗配合度由所有医护人员进行共同评估,包括治疗操作配合、积极性及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等多方面的涉及治疗配合的评估项目,将评估最终结果分为较好、一般及较差。(2)焦虑、抑郁、恐惧评分采用SAS量表、SDS量表及SCL-90量表中的恐怖评分项目进行评估,阳性分界值分别为50分、53分和2分。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的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处理,软件包选用SPSS15.0,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配合度及患者满意率比较将两组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及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见表1。表1两组患者治疗配合度及患者满意率比较由表1可见,观察组的治疗配合度较好率及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2.2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恐惧评分比较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恐惧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见表2。表2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恐惧评分比较由表2可见,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评分比较,P均>0.05,均无显著性差异,而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恐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3讨论人工流产是取出胚胎或者终止妊娠的行为,手术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同时患者也对流产后的情况产生一定的焦虑、抑郁及恐惧等,故这些不良情绪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的配合度及术后的康复等极为不利[2],改善患者的这些不良评估项目成为护理中的重点研究项目之一。临床护理路径是根据临床治疗方案,采用相应的针对性护理程序进行护理的护理方法,其更讲求与临床治疗的配合,解决影响临床疗效的护理问题及潜在的护理问题的预防等,其一般在护理程序制定之初即制定了较高的护理目标,达到或缩短疗程,尽量减轻患者的心理、生理及经济方面的负担[3]。本文中我们就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并与常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发现临床护理路径的优点更为突出,表现在多个方面,如治疗配合度、焦虑、抑郁、恐惧评分及患者满意率方面等,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在改善这些方面更有可取性,肯定了其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对本护理模式的肯定,与临床护理路径对治疗配合度的重视及预期目标的制定实施有关,所有护理均有目标性,其操作过程中的更正也更有针对性,故可显示出较为突出的优势[4-5]。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较佳,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及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治疗效果,较受患者欢迎。【参考文献】[1]覃颖.心理护理在未婚先孕人工流产术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5):347-348.[2]戴丽华,张海燕,陆燕玲.心理护理对人工流产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J]. 当代护士,2011,(5):146-147.[3]王晓枚,刘越红,刘向倩,等.人工流产术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及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0):5-7.[4]侯金花,邓娟红.人性化护理对人工流产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3):25-27.[5]汪艳红,金琍文,张庆华.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31.

    ↑上一篇: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舒适护理与常规护理的疗效比较
    ↓下一篇: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中的疗效评估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