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护理学》

    105例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4-06-23  浏览次数:868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5例妇产科失血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1~41岁,平均27岁。分娩方式: ①剖宫产60例;②吸引产5例;③臀位牵引10例;④顺产30例。出血量:①800~1 000 ml 50例;②1 100~1 300 ml 15例;③ 1 400~1 600 ml 15例;④1 700 ml以下25例。出血原因:①子宫收缩乏力导致75例;②胎盘因素导致15例;③子宫破裂导致5 例;④软产道损伤导致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以105例妇产科失血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共计55例,干预组患者共计50例。对对照组施以妇产科常规性护理,干预组施以常规性护理加个性化干预护理,对其预后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 1.2.1 术前护理:在患者接受手术之前,对其进行细致的健康教育指导,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施以较强针对性的护理,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及病情发展予以实时监测、细致检查以及准确记录,将患者双下肢进行适当抬高,从而提高回心血量,同时保证患者各重要脏器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对手术治疗的相关信息进行必要介绍,缓解患者的恐惧情绪,多传达正面信息以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1]。 1.2.2 术中护理:为手术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①连接监护仪,监测、分析、记录患者生命体征;②行静脉穿刺等术中护理技术,并保证这些动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③给予关心和鼓励,缓解患者的恐惧情绪。 1.2.3 术后护理:采取保暖措施,防止患者受凉;对室内温度、湿度以及光线等进行适度调整,给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静养环境;做好医疗器械的噪音控制,避免患者出现烦躁情绪;在护理过程中,要保证动作轻柔,还要和患者进行深入的沟通,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依从性[2]。 1.3 观察指标:①痊愈例数;②死亡例数;③住院时间;④并发症几率等。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5.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结果比较:干预组(50例)痊愈48例,占96.0%,死亡 2例,占4.0%;住院时间(25.4±1.6)d。对照组(55例)痊愈45 例,占81.8%,死亡10例,占18.2%;住院时间(38.5±2.2)d。在痊愈率、死亡率、住院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 并发症比较:干预组(50例)DIC 3例,占6%;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例,占4%;其他3例,占6%;并发症率为16%。对照组(55例)DIC 10例,占18.2%;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5例,占9.1%;其他10例,占18.2%;并发症率为45.5%。在并发症率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护理科学的不断发展,患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传统的常规护理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在此背景下,个性化护理开始受到重视,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由本研究可知,对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施以个性化护理之后,能够提高痊愈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率,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对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抢救时,其关键之处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抢救,同时予以优质护理[3]。该类病情普遍来势凶猛,所以,需要尽快确定出血原因,予以及时而有效的止血。护理的关键之处在于确保静脉始终保持通畅状态,便于血容量的高效补充,准备好相关抢救药物和器材,与此同时,还应该对病情发展予以实时监测。总而言之,在对该类患者予以护理时,要做到及时有效,还要做到高度配合,从而提高患者的痊愈率,同时降低并发症率。 4 参考文献

    [1] 蔡 红.手术室中抢救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2,22(16):3480.

    [2] 孙春霞.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3,34(5):979.

    [ 3 ] 许 云. 7 0 例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 J ] . 当代医学,2013,24(1):126.

    [收稿日期:2014-03-20 编校:郑英善]

    ↑上一篇:医疗护理责任制在护理质量改进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下一篇:终末质量控制在提高护理记录质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