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胺碘酮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变异的作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21  浏览次数:705次

      心率变异是指随着时间的变化心脏跳动次数也发生变化,其结果可用来分析每一次心跳时间的细微变化,心率的这种变化会受到体内神经体液的调节,因此测得心率变异可以判断心脏功能的变化,帮助医务人员判断疾病及预后情况,此试验应用这种微弱变化显示两种药物的功能的差异[1]。此次研究探讨胺碘酮在提高心率变异方面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入住我院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100例,且100例中均无心力衰竭、心肌炎、心缓等疾病,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7±10)岁。对照组男3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5±13)岁。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试验组在对患者行支持治疗上加用胺碘酮,3次/d,共服用0.6 g,病情减轻后逐渐减药量。对照组在对患者进行支持治疗上服用普罗帕酮,药物用法同胺碘酮。观察100例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等信息,采用3通道全信息24 h动态心电图记录器及其回放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及计算,结果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计算。24h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百分爱丁堡指数(PNN50),R-R 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INN),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等数据均能反应心率变异。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以上数据有更明显提高的患者人数[2]。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4.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分析所得结果的数据分析可知,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冠心病心律失常均有明显效果,但分析以上数据可知胺碘酮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作用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现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人们丰衣足食,肥胖率也随着生长,而随着人们的肥胖,心血管疾病有逐渐升高的态势,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越来越多见,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中大多数都为迷走神经兴奋性的降低和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所致,而以上因素又常常引起患者的猝死,严重威胁着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命,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自主神经兴奋性的变化必然引起心率变异的改变,因此,心率变异可以间接独立的作为心血管疾病导致猝死的一项指标。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阻断钠离子通道治疗心律失常,但其作用不能改善心率变异,不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胺碘酮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其机理为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即能够改善心率变异,可显著降低死亡率[3-4]。通过对心率变异指标的分析可知其中机理:心率变异反应了心脏的电活动,而心脏电活动是由心脏自主神经支配,胺碘酮作用于自主神经,提高迷走神经的兴奋性以及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最后起到改变心率变异,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普罗帕酮提高心率变异方面的作用则不如胺碘酮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可通过很多方面来治疗心脏,保护心脏,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生存率。本次研究中,通过对反应心率变异的指标的测量及计算可知,试验组的sDNN、rMSSD、PNN、SDAINN、SDNNindex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胺碘酮可以显著改善心率变异,提高心脏功能,提高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死亡率,值得向临床推荐。

    4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2):331.

    [2] 梁 岩,谭慧琼,朱 俊,等.我国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猝死或心律失常死亡事件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5,17(3):142.

    [3] 赵顺芳,吴新华,尹雪艳,等.美托洛尔联用稳心颗粒治疗期前收缩患者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9,16(6):366.

    [4] 苏长江,来佑芝,苏 强,等.胺碘酮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10):628.

    [收稿日期:2013-03-26 编校:郑英善]

    ↑上一篇:主动脉瓣钙化与冠状动脉受累程度关系的探讨
    ↓下一篇: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