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铜仁市德江县煎茶镇中老年人高血压发病及相关性调查研究

    发表时间:2014-01-21  浏览次数:1464次

    近年来,高血压发病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且因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较严重,在国外,作为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的高血压被称为“第一杀手”,而心血管病又是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据WHO预测,到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而心血管疾病由高血压所引发并发症的比例很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相对薄弱,农村高血压发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已经成为重要研究课题。因而,本课题对铜仁市部分乡镇、村寨进行调查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5月~2011年8月,在铜仁市德江县煎茶镇设点现场测量血压与走村入户为患者测量血压,测血压前均让患者安静休息15~30 min。同时在铜仁市碧江区和平乡及松桃县正大乡设点测量血压,进行对比。

    1.2调查方法:通过走村入户测量血压或现场检测,填写高血压发病-五行生克制化调查问卷1 259份,共收集到符合入选标准(年龄≥35岁,男女不限)的问卷841份,并对其中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习惯与高血压发病作进一步调查分析。

    1.3高血压诊断标准:见表1。

     

    2结果与分析

    2.1一般情况:随机调查或现场填写问卷1259份,符合入选标准的有效问卷841份,有效率66.8%。其中男373人,女468人,性别比约为0.8∶1,年龄35~88岁,平均49.3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占3.92%,高中/中专文化占7.96%,初中文化占9.63%,小学文化占59.10%,未接受学校教育者占19.38%,且文化程度出现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

    1.4数据处理方法: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不同率之间的比较用t检验。

     

    2.2不同地方的高血压发病率:在设置现场测量血压的四个地区,所得高血压发病率均不同,其中正大乡村民高血压检出率最低,仅有16.2%,其原因可能与该乡属松桃苗族自治县所辖,具有较浓厚的民族风情,气候环境较好,经济条件相对较好,饮食清淡,注重健康体检。而煎茶镇村民的高血压检出率最高,达31.7%,与正大乡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也较碧江区和平乡有所增高,但无统计学差异。主要与煎茶镇村民饮食习惯差异、忙于农业产业化建设而未就医等因素有关。详见表2。

    2.2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调查结果:通过问卷分析可知,煎茶镇不同年龄阶段村民(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有所差异。见表3。

    从表3可知,35~54岁患者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危险因素、并发病以及高血压病需要长期治疗等指标比较清楚,且除45~54岁人群对高血压并发症了解与65岁以上人群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项均有统计学意义或显著差异。一方面由于这一年龄阶段的群众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健康意识较强;另一方面,这部分人的亲人(长辈或兄姐)也是高血压患者或高血压引起的其他心脑血管病症患者,被动学习机会较多。但对于问及高血压病是否“需要监测血压”,各年龄阶段患者几乎都表示需要监测血压,有利于了解病情的轻重变化。

    同时,对该市不同地方的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也进行了比较,结果见表4。

    从以上数据可知,铜仁市德江县煎茶镇与铜仁市碧江区和平乡、松桃县正大乡的村民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危险因素、并发症、是否需要长期治疗和需要监测血压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相比,略有偏低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是这些高血压患者直接接受了临床医师的健康教育或通过报刊、电视、电台等媒体了解到相关知识;二是铜仁市近年来开展了系列工作,如2011年5月,铜仁市委宣传部开展了“六进村”服务活动,到铜仁市各区县48个示范村进行医疗等服务;2012年7月,铜仁市委组织部又在各区县开展“百名博士硕士下基层” 调大型研活动等,这些活动都覆盖了课题调查的乡村,直接或间接促进当地群众对“三高”等相关知识的了解。

    2.3饮食习惯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及高血压防治情况调查结果:我们对同市三地的高血压患者了解饮食习惯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及高血压防治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不同地方的患者差异较大。具体情况见表5。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结果及与群众交谈中得知,由于乡村群众对高血压病防治意识不强,部分患者在知晓自身血压偏高情况下,绝大部分村民也知道需要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却未曾进行正规系统的治疗;也有部分患者自行中止服药,导致治疗不彻底。有研究显示,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和人均月收入对服药的依从率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文化程度和病程的长短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文化学历高的患者和病程长的患者服药依从性好[1]。同时,饮食习惯已对群众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尤其是乡村群众对“低盐饮食”和“少吃脂肪高的食物”两项比较抵触。他们大多认为“盐为百味之主”、“干活出汗多,盐汤不能少”、“不吃猪油不抵饿”,还有一些地方风俗习惯较浓,认为植物油属于“素食”,只有僧人才吃素食。所以煎茶镇和和平乡村民对这两项建议的接受率,分别为29.31%和22.41%,而和平乡村民也只有36%左右能够接受“少吃脂肪高的食物”的建议。由此可以看出,这些高血压患者的发病与饮食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由于乡村劳动强度较大,村民们认为“适量”抽烟、喝酒可以振奋精神、利于劳作等,因而在乡村施行控烟控酒确有一定难度。一半以上的村民对“保持适量运动”比较反感,因为在他们看来,农村的劳动强度远远超过了“适量”的范围。

     

    3讨论

    血压是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这个侧压力的大小一方面来自血液(如血容量、血行速度),另一方面源于血管本身(如血管壁弹性)。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的患病率逐渐上升趋势。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各地流行病学研究提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10年前明显增高。因为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生活习惯并没有趋向良性提高,比如吸烟、嗜酒、爱吃咸食、家族史、肥胖等[2],作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血压发病率。不过,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及人群血压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总的趋势是北方地区高,南方地区低。刘甲野研究山东省中西部地区25岁以上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7.8%[3],男性为40.8%,女性为34.8%。钟文玲等调查福建省18至69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3.5%,其中男性为25.3%,女性为11.6%[4]。

    但近年来调查显示,南方沿海发达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迅猛,幅度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比较,贵州原属高血压低发区,但由于生活水平提高较快,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改变均有助于患高血压发生。另外,但由于经济比较落后,村民健康意识淡薄,即使已知血压升高,也未能进行及时治疗或正规系统治疗,也加重高血压病情或增加高血压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基于此,课题组针对患者主要饮食习惯,拟定了“山楂决明茶”、“健脾降压粥”等饮食调理方案,经随访,高血压患者病情有明显的改善。

    本课题研究表明,铜仁市德江县煎茶镇35岁以上村民高血压患病率与全国高血压患病率并无明显差异,但是与该市松桃县正大乡等其他地方相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迹象。这表明农村高血压防治宣传力度还需加大,部分村民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意识比较淡薄。高盐饮食习惯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环境、遗传、肥胖、吸烟、嗜酒及肥甘厚味等因素可能与高血压发病也有关联。在农村高血压防治方面,中医学认为,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与五脏功能都密切相关,而饮食五味酸苦甘辛咸分属于肝心脾肺肾,五行之间又存在严密的生克制化关系。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言:“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这阐释了饮食咸味过重,对肾、脾、心之功能均有损害,从而影响人体的血压。按照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咸属于水,其“所不胜”为土,即土可以克水,土在五味中对应“甘”味,而甘味所对应的脏腑是脾胃,即表明通过健运脾胃来改善血液循环和调节血压,这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具体运用。

     

    4参考文献

    [1]袁育红.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探讨[J].吉林医学,2013,34(7):1288.

    [2]胡蓉.重庆市老年人高血压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8,27(3):225.

    [3]刘甲野.农村居民正常高值血压与高血压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比较[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9(9):777.

    [4]钟文玲.福建省成人高血压患病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3):283.

    ↑上一篇: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一篇:主动脉瓣钙化与冠状动脉受累程度关系的探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