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脑梗死的优质护理

    发表时间:2014-01-22  浏览次数:785次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脑血管供血障碍,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坏死或软化,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我国城市居民中脑血管病占死亡原因首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59.8%[1]。脑梗死病死率比较高,致残率极高,而且极易发作,复发性脑梗死的死亡率大幅度增加,因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和医疗的负担。除了治疗外,护理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脑梗死实行优质护理(包干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脑梗死住院患者42例为试验组,经头颅CT确诊,年龄54~76岁,平均65岁。其中左颞区脑梗死 10例,右颞区脑梗死30例,左侧偏瘫22例,右侧偏瘫10例,左右均有不同程度瘫痪12例。发病时间0.5~10 d,平均5.25 d。对照组42例脑梗死患者,全部经头颅CT确诊,左侧偏瘫32例,右侧偏瘫10例。发病时间0.5~8 d。 1.2 方法: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执行脑梗死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即包干制,具体如下:每个护士分管8个患者,上班时间从7:30~16:00,好转的所以治疗和护理都由该护士执行,从该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各项护理工作全部由分管护士负责。 1.2.1 心理护理:从患者入院时护士就面对微笑,热情地迎接患者,护送患者到床前,并进行自我介绍,向好转或家属介绍管床医生和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的使用、作息时间及有关管理规定等。脑梗死患者发病初期,常因为由一个正常人变成了残废人,产生悲观失望、焦虑、紧张和恐惧等心理。护士每次看见患者,首先对患者及其家属微笑,然后主动与患者至少进行2 次有效的沟通,了解其思想、经济、文化、工作及家庭等方面的情况,针对实际问题给予心理疏导和帮助,安慰、体贴患者,加用肢体语言,比如握手等,使其感到温暖,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克服恐惧、紧张及焦虑等的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1.2.2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意识、体温、脉搏、呼吸及瞳孔,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每0.5~1小时观察1次,病情平稳者1~2 h观察 1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配合处理。患者外出检查,轻好转由护工陪检,危重好转由医务人员陪检。 1.2.3 输液时的护理:禁止在患侧的肢体输液,因为患肢的血液循环缓慢,肿胀,夜体容易漏出血管外,会加重患肢肿胀。输液过程中经常巡视患者,以便及时更换液体及注射部位有无红肿等。如发现不良反应立即报告医生,并积极给予处理。如输液部位出现肿胀,及时给予马铃薯,切成薄片,敷在患处,可以快速消肿。 1.2.4 急性期卧床休息:对不能自行翻身者加强皮肤护理,发现衣服、床单和被套脏和湿等,及时给予更换,预防压疮的发生。护士每天亲自为患者擦身,并注意观察皮肤情况。注意保暖,冬天使用热水带或其他取暖物品时,不要直接接触皮肤,用布带或把布包好,然后置于皮肤旁边,而且每半小时更换位置,防止烫伤。

    2 结果

    试验组42例脑梗死患者的患肢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患肢肿胀经优质护理后,明显减少。对照组由于在患肢输液,故加重肿胀,试验组出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

    3 讨论

    脑梗死即脑卒中,脑卒中是我国中老年常见病,是一组发病高、病死率高,大多数存活者遗留不同程度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障碍的疾病。脑梗死的治疗和护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3 周不进行功能锻炼,那么患肢肌肉就会挛缩,关节会僵硬,因此必须及早进行功能锻炼,预防肌肉挛缩和关节僵硬的发生,健肢带动患肢,这样健肢也得到锻炼。出院以后还需要患者和家属持之以恒地做功能锻炼和语言锻炼,特别在病后6个月内,需要每天按时做患肢功能锻炼,继续按医嘱服药,动员家属参与,发挥家属的监督作用。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好转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为好转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优质。需要强调的是微笑,微笑对患者来说是一剂良方,它可以使患者心情愉快,还密切了护患关系。本试验组通过对脑梗死患者 42例的优质护理以后,患肢肿胀减少,避免并发症了并发症的发生,如:肺炎、泌尿系感染及压疮等的发生。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避免脑梗死复发,预防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戒烟戒酒、不坐太久及不过度用脑等,同时控制和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可增加关节活动度,改善血液循环。同时增加组织代谢,防止肌肉挛缩,主动训练还可调动好转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控制了疾病的发展,减少了致残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张悦怡,庄一渝,程丽君,等.急重症救护新概念与新技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79.

    [收稿日期:2013-03-07 编校:潘宏竹]

    ↑上一篇:64例老年人的血糖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下一篇:舒适护理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