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曲康唑治疗手足癣150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09-06-30 浏览次数:834次
作者:刘希福,张庆莉,冯琰 【关键词】 伊曲康唑
伊曲康唑是比利时杨森公司研制出来的一种新的口服高效、广谱抗真菌药物。1999年7月~2004年2月我科应用伊曲康唑治疗手足癣150例,为研究伊曲康唑不同疗法的治疗效果,随机以400mg/d连服7天治疗78例作为7日疗法组,以100mg/d连服28天治疗72例作为28日疗法组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文献[1]。
1.2 病例选择 入选标准:150例手足癣患者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经过临床和真菌学检查确诊,同意接受本药物治疗。近3个月内未接受过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1个月内未接受过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者;无肝、肾、血液及胃肠疾病者。有唑类抗真菌药物过敏史;病灶局部合并严重细菌感染者;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者;妊娠、哺乳、口服避孕药妇女均不纳入本观察。
1.3 一般资料 150例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7日疗法组和28日疗法组。7日疗法组78例,男46例,女32例;年龄14~65岁,平均38岁;病程2周~5年,平均1.2年。28日疗法组72例,男42例,女30例;年龄15~62岁,平均38.5岁;病程3周~5.7年,平均1.4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差异均无显著性。
1.4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口服伊曲康唑。7日疗法组:口服200mg,每天2次,疗程7天;28日疗法组:口服100mg,每天1次,疗程28天。两组病人服用伊曲康唑总剂量相等,治疗期间不再使用其他药物。治疗第7天、第28天进行临床评价和真菌学检查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第28天复查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
1.5 疗效评定标准 按4级评定疗效。痊愈为皮疹完全消退,自觉症状消失,真菌镜检阴性;显效为皮疹消退≥70%,自觉症状显著改善,真菌镜检阴性或少量破碎变形的菌丝孢子;有效为皮疹消退≥30%,自觉症状好转,真菌镜检阳性;无效为皮疹消退<30%或加重,真菌镜检阳性。痊愈加显效合计为总有效率。真菌学疗效评定标准:清除为真菌镜检阴性,未清除为真菌镜检阳性。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7日疗法组和28日疗法组疗效结果,见表1。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5.79,P<0.01)。7日疗法组疗效明显优于28日疗法组。
2.2 不良反应 7日疗法组有1例出现轻度恶心;28日疗法组有2例出现轻度恶心,1例出现轻度腹痛,均未影响治疗。第28天复查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均未见异常。
表1 伊曲康唑治疗手足癣第28天疗效比较 (略)
3 讨论
手足癣是浅部真菌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皮肤病,其主要致病菌为红色毛癣菌,由于该菌的抵抗力很强,不易控制,易隐伏在角质层,故使本病的病程长,呈慢性经过,易反复发作,难以根治[2]。伊曲康唑是口服高效广谱抗真菌药,具有高度亲脂性、亲角质性的特点,在角质层的浓度是血浆浓度的5~10倍。掌跖部的角质层厚旦无皮脂腺,较高量的伊曲康唑(400mg/d)可以使角质层迅速达到有效浓度,而且在治疗后3~4周仍可在角质层中发现药物存在,而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在7天内就降到很低水平[3]。因此200mg/次,每日2次,连服7天可有效杀灭隐伏在掌跖病灶角质层中的红色毛癣菌,从而治愈手足癣,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我们采用口服伊曲康唑400mg/d,连服7天治疗手足癣的治愈率为85.90%,而口服伊曲康唑100mg/d,连服28天治疗手足癣的治愈率为56.94%,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5.79,P<0.01),7日疗法组的总有效率及真菌学疗效亦明显优于28日疗法组。所以400mg/d连服7天,是有效的、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的手足癣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36.
2 朱学骏.现代皮肤性病学诊疗手册.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37-38.
3 陈佳,吴安.伊曲康唑治疗进展.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8,12(6):386.
作者单位:1 273500 山东邹城,山东省兖矿集团公司总医院皮肤科
2 273522 山东省兖矿集团公司第二医院药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