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检测分析

    发表时间:2009-07-01  浏览次数:723次

    作者:陈勇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广西柳州545007   【关键词】  荨麻疹 过敏反应 免疫学试验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是一种体内特异性免疫学检测方法,可测定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特异性(对一种或多种过敏原敏感),以利于尽可能避免过敏原。我院从2005年3月~12月,对13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的138例患者,其中男72例,女66例,年龄8~79岁,平均30.7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3.8年,均为柳州地区常住人口。家族有过敏患者32例,所有患者在2周内,未服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

      1.2  材料

      变应原浸液:由上海提供的吸入组、食入组点刺液各10种,包括粉尘螨、香烟、蟑螂、棉絮、橡胶、玉米花粉、酵母菌、猫毛、蚊子、狗毛、虾、蟹、牛奶、鸡蛋、大豆、牛肉等。点刺针为一次性使用的特殊消毒针,深度0.75mm。

      1.3  方法

      选择双侧前臂掌侧点刺,两种试剂间隔2cm,每点一滴点刺液,就用一点刺针垂直刺在液滴中,1min后用棉签擦去残留液滴,观察10~15min后,测定风团的大小。

      1.4  结果判定

      根据风团直径的大小判定是否阳性及分级,风团直径0~2mm为阴性,阳性分级:3~5mm为+,6~8mm为++,9~11mm为+++,12~14mm为++++。≥+++为过敏原强阳性反应,≥1种过敏原阳性为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阳性,≥3种过敏原阳性为高敏感性。

      2  结果

        本组13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年龄以20~40岁阳性最高,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与于立勤等[1]报道一致,5~10月份为发病高峰。24例点刺试验阴性,过敏原阳性114例(82.61%),对过敏原阳性者分别为粉尘螨110例(79.71%),蟑螂88例(63.77%),酵母菌50例(36.23%),蚊子65例(47.10%)。其中15例分别为粉尘螨、蟑螂、蚊子、虾、牛奶单一过敏原阳性反应外,123例有2种及2种以上过敏原过敏。本组有64例(46.38%)为过敏原强阳性反应,70例(50.72%)对3种过敏原过敏,呈高敏感性反应,结果见表1。表1  主要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略)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过敏原可以是内源性的,也可以是外源性的,过敏原检测非常困难。虽然慢性荨麻疹的发病与遗传因素、个体过敏体质有关,但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的捷径,特别是食入性过敏原和部分吸入性过敏原引起的慢性荨麻疹。

        我们的检测结果显示,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主要为吸入的物质,其中粉尘螨、酵母菌比例较大,粉尘螨、酵母菌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难绝对避免接触的,这与本地区的气候潮湿,有利于螨类及真菌生长有关;蟑螂、蚊子所占的比例也很大。因此,应做好环境卫生整洁工作,并保持家庭环境干燥,防止蟑螂、蚊子生长。同时,猫毛、狗毛比例也很大,因此,建议家庭尽量少养猫狗等宠物。慢性荨麻疹患者对食物组过敏原呈阳性的食物一般多见于虾、蟹、牛奶。我们的结果与柳根杜等[2]的变应原检测结果基本接近,食入物质的检测结果与周晓明[3]的过敏原检测结果接近,检测发现慢性荨麻疹患者可以对多种物质过敏,一般对2~4种过敏原呈阳性反应所占的比例较大,另外有24例未查到过敏原,原因是我们的检测种类有限。过敏原呈阳性的病人也可能对本组以外的其它物质过敏。因此,建议检测过敏原时应尽量放宽查找范围。

        通过对13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检测,我们得出以下结论:①慢性荨麻疹患者阳性过敏原有地区性;②病人常对多种物质过敏;③仅20种过敏原检测是有局限的;④不同地区患者应选择由当地常见的过敏物质来检测过敏原;⑤病人应细心观察,配合医师找出自身的致敏物质。

    【参考文献】      [1]于立勤,张和华,李保强,等.荨麻疹患者血清吸入性过敏原的检测[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4,21(2):110-111.

      [2]柳根杜,卢鲜艳.184例慢性荨麻疹变应原检测报告[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20(2):185.

      [3]周晓明.1487例过敏性疾病过敏原检测[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3,19(5):453-454

     

    ↑上一篇:荨麻疹、湿疹ITV特异性过敏原检测127例分析
    ↓下一篇:慢性荨麻疹500例变应原检测结果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