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以消化道症状为表现重症心肌炎2例误诊分析

    发表时间:2009-08-27  浏览次数:735次

      作者:刘玉红 徐国良    作者单位:130021长春市朝阳区人民医院 13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内二科

      【关键词】  消化道症状 重症心肌炎

      例1:患者因恶心、呕吐、腹泻2天,以“急性胃肠炎,休克原因待查”收入消化内科,经积极抗炎、抗休克治疗无明显好转。查:BP60/45mmHg,大汗,面色苍白,心率124次/分,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节律不整,可闻及早搏3~5次/分,心音弱,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及心包摩擦音,腹部平坦,剑突下压痛,四肢湿冷。心电图示S-T段,Ⅰ,avL上抬与T波融合成单向曲线,QRS增宽0.26秒,Ⅱ、Ⅲ、avF呈QS型,偶发房性期前收缩。急检心肌酶AST227.8U/L,LDH945.1U/L,HBDH1010.8U/L,CK2761.1U/L,CK-MB71.90U/L。考虑为急性重症心肌炎,经积极抗休克、控制心律失常等治疗,出现室速、室颤,经抢救无效死亡。      例2:患者4天前出现腹痛,以剑突下为著,持续性钝痛,放射到右肩部,伴有大汗,无发热,无暴饮暴食。1天前又出现恶心、呕吐6~7次,呕吐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质,非喷射性,伴有乏力,无返酸、喛气,无腹泻、胸闷、气短。钡餐透视及肝胆脾胰超声未见异常。经抗炎等治疗,病情未见好转。查体:血压75/55mmHg,状态差,神清语明,口唇发绀,无项强,双肺呼吸音清,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20次/分,律整。腹软,剑突下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双下肢无浮肿。心电图示Ⅰ、Ⅱ、avL、avF、V1~V3导联ST段抬高0.05~0.40mV,V4~V6导联ST段下移0.20~0.30mV。急检心肌酶AST232.8U/L,LDH1147.2U/L,HBDH746.0U/L,CK107.0U/L,CK-MB28.00U/L。临床诊断考虑为急性重症心肌炎,病情逐渐加重,出现血压进一步下降,室性早搏、短阵室速及室颤,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      讨论      急性重症心肌炎为大量病毒短期内直接作用于心肌,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重症心肌炎较为少见,且多以心脏外首发症状就诊,常表现为胃肠道症状,起病急骤、凶险,甚至出现猝死[1]。      上述2例患者在发病前期以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其中例1在收入消化科后,经积极抗炎补液后,病情进行性加重,检查心电图发现异常,心肌酶学增高。例2是在消化科门诊检查及治疗后病情不见好转,血压降低及心电图有异常后收入心内科的。2例患者均丧失了最佳抢救时机而死亡。      误诊原因分析:①临床表现为消化道症状,缺乏心脏症状,致使患者到消化科就诊。②过分注重胸闷、胸痛等心脏症状,缺乏全面的病史采集及综合分析。心肌炎一般有前驱感染史,然后出现心脏症状(如心悸、胸痛、呼吸困难、浮肿等)[2]。上述患者以消化道症状表现后迅速出现休克及心律失常导致死亡,无胸闷、胸痛等症状;③初诊医生对重症心肌炎的认识程度不够,没有查心电图及心肌酶学。      因此,对于以消化道症状为表现的患者,应常规行心电图检查;对于伴有血流动力学异常的患者,应立即行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任何形式的心电图异常及心肌酶学改变,均应考虑重症心肌炎的可能。及早诊断及治疗能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1 丁宏辉,陈纪平.抢救暴发型病毒性心肌炎11例.实用医学杂志,1992,2(15):75-77.

    2 陈灏珠.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1(3):251.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89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二妙龙胆合剂抗淋球菌的体外实验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