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老年皮肤瘙痒症120例观察

    发表时间:2009-09-22  浏览次数:711次

      作者:刘和满,王奎禄  作者单位: 266071 山东青岛,海军青岛辛家庄干休所  266071 山东青岛,解放军401医院中皮科

      【关键词】  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症亦称皮痒症,中医称“痒几”“隐疹”。临床表现无原发性皮肤损害,以痒为主,门诊在2001~2004年对年龄65~85岁老年患者120例(男97例、女23例)进行调查。皮肤瘙痒症临床上分泛发性和局限性两种,其病因比较复杂,泛发性瘙痒症常为某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尿毒症、肝胆疾病以及神经精神、进食辛辣、海鲜等刺激性、热性食物及气候的改变(冷、热、潮、干)有关因素引起;而局限性瘙痒症多见于局部受刺激、贴身衣物摩擦以及表皮病菌、寄生虫咬伤起病。老年人尤其冬季最为明显。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0例病例中,男97例(占80.8%),女23例(占19.2%);年龄65~85岁,平均76.8岁;病因:糖尿病55例(占45.8%),尿毒症5例(占4.2%),肝、胆疾病3例(占2.5%),神经精神因素6例(占5.0%),其他因素51例(占42.5%);病程3~20 年,平均10.1年;病灶:泛发性24例(占20.0%),病灶常见于前胸、后背,局限性96例(占80.0%),病灶多发生在双下肢小腿部位。

      1.2  诊断标准[1]   (1)只有阵发性皮肤瘙痒,无原发性皮肤损害。(2)瘙痒常于临睡前发作,情绪激动、温度变化、饮用酒、辛辣食物能加重。(3)老年人发病多与季节、某些疾病有关。(4)局限性瘙痒多发生于双侧小腿、肛门、外阴、外耳道、眼、脸等部位。

      1.3  鉴别诊断  (1)虱病、蚧螨病:成虫、虫卵为阳性。(2)局限性湿疹、神经性皮炎均有皮肤损害病史。

      1.4  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西医常用抗组胺等药剂,中医以养血润肤,祛风利湿药剂,而中西医结合治疗为首选。(1)寻求病因、对症下药(降低血糖、肌酐、尿素氮,保护肝肾功能,治疗胆道疾患,甲氰咪胍片0.2g每日3次,多虑平50mg每日3次);(2)告诫患者力避致病诱因;(3)适当应用润肤止痒药剂。笔者常用疗法如下。

      1.4.1  全身疗法[2,3]  (1)抗组胺药物:扑尔敏片4mg每日3次,赛庚啶4mg每日3次。(2)维生素AD胶丸1粒 每日1次,维生素E胶丸1粒 每日2次,复合维生素B片2片每日3次,谷维素片20mg每日3次。(3)钙剂: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20ml缓慢静脉推注,每日1次或钙尔奇D片1片每日2次。(4)顽固性瘙痒:男性,丙酸睾丸酮注射液25mg隔3日1次肌注或甲醛睾丸酮片5mg每日2次;女性:己烯雌酚片0.5g每日2次或黄体酮注射液10mg每日1次肌注。(5)体虚者:养血润肤、祛风止痒,方药:黄芪10g,生熟地各10g,天麦冬各10g,防风10g,苦参1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口服;邪实者:祛风、止痒为主,方剂:苦参20g,荆芥10g,防风20g,干姜3g水煎,每日1剂分2次口服,药渣可包装后外热敷病灶局部。

      1.4.2  局部疗法  治疗原则:镇静、润肤、止痒。(1)皮肤干燥者:2%樟脑霜、30%甘油酒精局部涂抹。(2)皮肤肥厚苔藓样变者:安隆液、乐肤液(霜) 、恩肤霜等。(3)中药治疗:润肤、祛风 、止痒。方剂: 蛇床子 20g,地骨皮 20g,地肤子20g,苦参30g,白藓皮20g,徐长卿20g,水煎取液外洗30min每日1~2次。(4)其他:芦荟汁、无花果汁或大宝霜局部涂抹每日1~2次。

      2  讨论

      这几年来,笔者在门诊观察发现,65岁以上老年人皮肤瘙痒症是常见病、多发病,而局限性瘙痒症占80%以上,尤以下肢对称性发病较普遍,症状相似,发病时间多为下午到睡前,很有规律性,目前治疗方法虽然颇多,但无特效,笔者体会对病因下药效果显著,采取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结合、中西医结合,疗效最为理想。

      【参考文献】

      1  张光德,王坤山.中西医临床皮肤病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280-284.

      2  吴志华.皮肤性病学.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77-179.

      3  白义杰,孙亦新.实用皮肤性病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53-155.

    ↑上一篇:性病患者常见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下一篇:激素依赖性皮炎4种临床治疗方法的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