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整形外科的应用体会

    发表时间:2009-11-20  浏览次数:711次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整形外科的应用体会作者:李宏亮 冯俊梅 吴桂生 万智恒    作者单位: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 【摘要】  目的:总结扩张器在不同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扩张器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或矫正器官畸形31例,术中采用小切口经皮下隧道埋置扩张器,术后适量注水,不影响切口愈合。二期手术皮瓣推进或转移时,去除或松解纤维囊壁,采用滑行推进或转移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或改善器官形态。结果:本组31例效果满意,无感染、皮瓣坏死及扩张器外露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是修复各类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熟练规范的操作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扩张器;皮肤缺损;并发症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自1957年Neman首创及1976年Radovan应用于临床进一步报道后[1],经过不断研究、改进和提高,至今此项技术已广泛用于全身各部位。我们自2000-2006年应用该方法修复全身不同部位皮肤缺损或畸形31例,术后经0.5~2年随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1例,男22例,女9例。其中,烧伤瘢痕及色素脱失9例,纹身8例,黑痣及血管瘤6例,头皮缺损及斑秃3例,小乳房5例。共植入扩张器37只,扩张器容量为200~500mL,扩张时间为15~40天,术后养皮时间为10~15天。本组扩张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无一并发症。  1.2  手术方法   手术分二期进行,第一期在病变区与正常皮肤交界处外0.5~1.0cm行小切口,在切口与容纳扩张器腔穴之间设计相应“隔离带”,除切口进入区外不作剥离,放置扩张器后,在“隔离带”处做间断皮下组织缝合,勿损伤扩张器,切口部位缝合应对位良好,以免影响切口愈合[2]。术后5~10天拆线,并开始注入等渗盐水,待扩张器注水达到预定量后[3],养皮10~15天,见皮瓣颜色及外观理想时,经原切口取出扩张器行二期手术,按原定计划方案切除瘢痕或病区做滑行推进或转移皮瓣修复缺损。2  结果    本组全部病例未发生扩张器囊外露及皮瓣坏死,按原计划方案经二期皮瓣推进或皮瓣转移手术后,完全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无1例发生因皮瓣挛缩而引起的继发畸形、色素沉着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随访0.5~2年外观及形态效果均满意。3  讨论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70年代以来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一种技术[4]。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矫正畸形或器官再造,手术前必须制订全面的实施计划。首先,我们要预测经扩张后所产生的“额外”皮肤是否能够满足需求,根据缺损区的部位、面积和形状尽量选择缺损区周围正常皮肤,有充分的扩张潜力后再扩张。一般依据所修复组织的大小,选择相应形状和适量容积的扩张器,以便更恰当的获得可供缺损区修复和供皮区完全直接缝合的皮肤[5]。其次,设计“隔离带”,并在“隔离带”下近扩张器侧做皮下组织缝合,可以使早期注水扩张张力转嫁,不直接作用于切口,使切口在无张力情况下愈合。可以使术中首次注水量达到30%~50%或者更多,未见因首次注水量增加而影响切口愈合。小切口设计“隔离带”,势必增加手术难度,给扩张器放置、止血、缝合带来不便,虽有其不足之处,但与其诸优点相比,值得推广应用[2]。最后,我们要注意有效的防止并发症。扩张术的并发症主要有渗露、扩张囊外露、血肿、血运障碍及感染等。为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埋植扩张器前应检查扩张囊是否能扩张、有无渗漏、容积、形状,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尽可能选择大容积、形状相似的扩张器;适当设计相应“隔离带”,扩张器的置入腔隙应略大于扩张器底部面积,剥离层次必须准确,可以更好地防止扩张囊外露;手术剥离时彻底止血,可采用结扎、电凝止血,不可以完全依赖扩张囊的注水压迫,如有必要术毕后可考虑放置负压引流,可以防止术后血肿形成[6];扩张时应掌握好注水量,应该少量多次注水[3,7],以防止扩张皮肤血运障碍和切口裂开;其中局部血运不良、张力过大、感染是导致切口裂开的主要因素。我们要密切观察扩张皮肤的颜色及血运状况,同时适当应用抗生素以防止感染[8]。二期皮瓣修复缺损手术中,皮瓣掀起后尽可能不切除扩张器产生的包膜,这样既可以强化皮瓣血运,又能减少手术出血和缩短手术时间[6]。熟练的技术、规范的操作和严格的无菌原则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参考文献】  [1]Radovn C.Breast reconstruction after mastectomy using the temporary expander[J].Plast Reconstr Surg,1982,69:195-206.  [2]程天平.正常皮肤小切口设计“隔离带”的扩张器埋置术[J].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01,10 (5):405-406.  [3]鲁开化,艾玉峰,郭树忠,等.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整形外科应用的经验[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6,12(1):60-61.  [4]鲁开化,艾玉峰,郭树忠,等.皮肤软组织扩张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1:10-92.  [5]靳小雷,赵敏,黄金井,等.头颈部皮肤软组织重复扩张术[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4,10(1):4-6.  [6]吴国平,腾利,归来,等.扩张器在头额部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5,16(1):18-21.  [7]陈敏亮,柴家科,宋慧锋,等.扩张器在烧伤后期修复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5,11(1):17-18.  [8]栾杰,张旭辉,陈莉,等.组织扩张过程中的感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8,14(2):139.

    ↑上一篇:疫苗时代麻疹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调查
    ↓下一篇:湿疹乳膏皮肤毒性实验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