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西替利嗪和雷尼替丁联合斯奇康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3-29  浏览次数:651次

      作者:粟振德 周军辉    作者单位:411100湖南省湘潭市二医院皮肤科

      【摘要】 目的  观察西替利嗪和雷尼替丁联合斯奇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 方法  分别采用西替利嗪和雷尼替丁、斯奇康及三者联合治疗。 结果  西替利嗪和雷尼替丁组与斯奇康组疗效相近(P>0.05),联合治疗组疗效与其他两组相比较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结论  联合治疗组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斯奇康 西替利嗪 雷尼替丁        慢性荨麻疹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慢性瘙痒性皮肤病,1997年6月~2003年12月我们对160例慢性荨麻疹分别采用西替利嗪和雷尼替丁、斯奇康及三者联合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入选标准:患者在治疗前1周内未接受抗组胺药物和(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在治疗前1个月内未接受其他免疫调节剂治疗。排除标准:排除急性传染病、急性眼结膜炎、急性中耳炎患者;并排除妊娠、哺乳期妇女、严重内脏疾病患者,另外胆碱能性、药物性荨麻疹及单纯性皮肤划痕征亦排除在外。      1.2 一般资料 3组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慢性荨麻疹患者,并符合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 [1] 。治疗前大部分患者接受过1种或多种组胺H 1 受体拮抗剂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无效。全部病例随机分成3组,联合治疗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14~58岁,平均31.5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8个月。西替利嗪并雷尼替丁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15岁~51岁,平均29岁;病程2个月~2年,平均11个月。斯奇康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12~55岁,平均32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15个月。3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西替利嗪和雷尼替丁组予以西替利嗪10mg,1次/d;雷尼替丁150mg,2次/d,30天为1个疗程。斯奇康组采用斯奇康注射剂(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ml/支)1ml/次,臀部肌肉注射,隔日1次,18次为1个疗程。治疗组同时应用斯奇康和西替利嗪及雷尼替丁(用法疗程同上)。3组均治疗3个疗程,停药后每月随访1次;半年后判定疗效,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及随访。      1.4 症状评估 采用荨麻疹症状评分表 [2] 进行评分,治疗前后各评分1次。荨麻疹症状评分见表1。       表1 荨麻疹症状评分表(略)      1.5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治愈为疗效指数>90%,显效为疗效指数>70%,进步为疗效指数≥30%,无效为疗效指数<30%,有效率以治愈加显效计。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见表2。治疗组治愈者风团消退时间2~25天,平均16.7天;西替利嗪加雷尼替丁组为4~49天,平均27天;斯奇康组为18~53天,平均30天。3组治愈率和有效率间两两比较,结果西替利嗪加雷尼替丁组与斯奇康组疗效相近(χ 2 =0.18,0.16;P均>0.05);治疗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治愈率(χ 2 =10.81,9.69;P均<0.01)、有效率(χ 2 =8.25,7.34;P均<0.01),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随访中3组分别有2、7、3例复发,继续治疗仍有效。

      表2 3组治疗结果(略)        2.2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对斯奇康注射液耐受良好,西替利嗪加雷尼替丁组及治疗组中分别有4、6例出现轻微头晕、嗜睡症状,但不影响治疗。各组随机抽取10例患者治疗前后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大多数患者找不到明确原因,而被认为是“特发性” [3] ,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和烦恼。近年研究 [4,5] 发现,慢性荨麻疹的发病过程中不但有体液免疫参与,细胞免疫亦有一定作用;其中Th 2 细胞因子IL-4的产生明显增高,而Th 1 的细胞因子INF-γ却明显降低,存在Th 2 功能亢进和Th 1 功能下降。另有研究 [6] 表明Th 2 产生的细胞因子可对体液免疫应答提供最佳协助,包括协助产生IgG 1 和IgE的种型转换,参与黏膜免疫,刺激肥大细胞生长与分化,从而促进慢性荨麻疹的发生。西替利嗪是一种高效、安全、起效迅速的组胺H 1 受体拮抗剂,除能阻断H 1 受体外,并对在过敏反应后期起重要作用的嗜酸性细胞有强大的抑制作用,能直接对抗组胺的作用并降低变态反应部位组胺的浓度 [7] ,因而有独特的双重抗变态反应作用。雷尼替丁是强效H 2 受体拮抗剂,其与西替利嗪联合使用治疗慢性荨麻疹已被广泛应用。新型免疫调节剂斯奇康可促进T淋巴细胞的分化与增殖、抑制IgE的生成,刺激网状内皮系统,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组胺、慢反应物质、白三烯、缓激肽、5-羟色胺、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等一系列生物活性介质的释放,对γ-干扰素有诱生作用,从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8,9] 。斯奇康可诱导γ-干扰素的产生,而γ-干扰素能抑制Th 2 细胞的增殖,抑制IL-4的产生,从而抑制IgE的生成。另一方面,斯奇康能够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组胺等炎性介质的释放,这可能是斯奇康有效缓解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症状、抑制疾病复发的原因。本文3种疗法中斯奇康组与西替利嗪加雷尼替丁组疗效相近,但斯奇康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均高于西替利嗪加雷尼替丁组,而风团消退时间较西替利嗪加雷尼替丁组为慢,将两种疗法联合应用则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组,治愈率、有效率显著增高,联合治疗法具有较多的优越性,为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良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吴志华.皮肤性病学,第3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198.

      2 朱文元.荨麻疹.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237.      3 Greaves MW.Chronic urticaria.N Engl J Med,1995,332(26):1767-1772.      4 唐亚娟.荨麻疹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检测.临床皮肤科杂志,1999,28(5):284.      5 虞海燕,岑建萍,高锦程.慢性荨麻疹IL-4、IL-6及INF-γ的检测.临床皮肤科杂志,1998,27(6):361.      6 IVan Roitt,Janathan Brostoff,David Male(著),周光炎(译).免疫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6.      7 任同洲,张石革,李海贝,等.西替利嗪治疗荨麻疹等皮肤病的临床疗效评价.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6,12(3):148-151.

      8 都本业.谈谈免疫药物.中级医刊,1986,1:40-43.      9 赵伟强,王慧,谭礼智.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干扰素的诱生和促诱生活性.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0,15:34-37. 

     

    ↑上一篇:沙棘果油及沙棘籽油对大鼠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影响
    ↓下一篇:165例麻疹病例特征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