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综合医院性病门诊就诊者临床特点及HIV抗体检测

    发表时间:2010-05-07  浏览次数:643次

      作者:刘志 陆洪光 曾慧智 卢 彬 作者单位:贵阳医学院附院 皮肤科, 贵州 贵阳 550004

      【关键词】 艾滋病抗体 性传播疾病 艾滋病 门诊病人

      自1985年我国发现第1例艾滋病患者以来,HIV感染及发病人数逐年增加,主要传播方式以静脉吸毒为主。近年来,性传播疾病对HIV的流行及传播的影响逐渐增强,为了解性病人群患病特点及HIV感染情况,2004年12月~2005年6月,对就诊的部分患者进行了HIV抗体检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根据主诉及临床症状,对2 064例性病门诊就诊者进行性病实验室检测,同时记录其社会学资料及HIV感染相关信息(性别、年龄、冶游史、性病史等);对确诊性病病例,采集血清进行HIV抗体筛查。

      1.2 实验室检查

      男性分泌物采集用无菌细小棉拭子缓慢伸入尿道2~3 cm处,轻轻捻转一圈,停留30 s后,提取含柱状上皮细胞标本;女性用阴道窥器扩张后,先用拭子去除宫颈口的分泌物, 再用另一棉拭子伸入宫颈管内1~2 cm,稍转动并停留约10 s,让棉拭充分吸附分泌物。淋球菌检查采用涂片和培养法,沙眼衣原体(CT)检测采用衣原体快速免疫测定试剂盒,支原体采用液体分离培养和鉴定法; 尖锐湿疣(CA)采用5%冰醋酸试验,3~5 min赘生物变白,境界清楚诊断CA阳性,必要时进行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测。

      1.3 血清学检测

      抽取静脉血3~5 ml,梅毒初筛采用甲苯胺红试验(TRUST),确诊试验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出现溃疡时同时取分泌物暗视野显微镜下检查; HSVII IgG、IgM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法),试剂盒购自北京现代高达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HIV初筛试验应用HIV1+2型抗体酶联免疫法(科华,上海)及HIV明胶颗粒凝集法(富士,日本),对初筛HIV抗体呈阳性反应的样品用两种试剂复测,如均呈阳性反应,或一阴一阳,送贵州省性病艾滋病监测中心HIV确证实验室进行免疫印迹试验确认。所有试验均按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操作,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性病门诊就诊患者共2 064例,男性1 248例,女性816例,男女性别比为1.5∶1;年龄以21~40岁为主,20岁以下及51岁以上构成比较低,就诊者平均年龄为31岁;已婚1 483例(占71.85%),未婚521例(占25.23%),离婚(丧偶)60例,占2.92%;就诊者中大学文化程度者占31.76%,其次为初中、高中,分别为26.55%和23.36%;文盲的构成比最低,仅为0.5%;职业以无业人员及职员比例最高,分别占31.76%、26.55%;61.09%的就诊者有冶游史,22.35%有既往性病史。

      2.2 性病感染情况

      在2 064例就诊者中,确诊性病620例,占全部就诊者的30.03% (620/2 064),男性患病率为33.57%(419/1 248),女性为24.63%(201/816),男女性病比为2.08∶1。检测率以梅毒最高,为43.07% (889/2 064);淋病最低,为8.72%(180/2 064)。尖锐湿疣感染率最高,为66.67%(180/270),生殖器疱疹7.13%(164/348),淋病为16.67%(30/180),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15.02%(85/567),梅毒7.99%(71/889)。各种性病构成比中,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比例最高,分别为29.03%、26.45%,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及梅毒次之,淋病最低,为4.83%。未发现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患者。

      2.3 性病患者HIV抗体检测

      共收集患者血清315份,生殖器疱疹患者血清164份,梅毒患者血清71份,部分尖锐湿疣患者血清80份(80/180)。检出HIV抗体阳性4例,检出率为1.26%,其中男3例,女1例,见表1。梅毒患者HIV抗体检出率1.41%(1/71), 生殖器疱疹患者HIV抗体检出率1.22%(2/164), 尖锐湿疣HIV抗体检出率1.25%(1/80)。表1 4例HIV/AIDS患者一般情况

      3 讨论

      Benotsch等[1]对400例性病门诊就诊者48%有性病史,三分之一有不洁性行为。本研究发现,2 064例就诊者中亦存在高危行为,61.09%的有冶游史,22.35%有既往性病史,就诊者年龄集中在21~40岁,感染的主要途径是非婚性接触,感染后易造成配偶间传播,因此性病人群成为性病艾滋病向一般人群传播的桥梁。此次检出性病患者620例,各种性病构成比中,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比例最高,淋病最低,与近年全国性病流行呈现相似趋势[2,3]。淋病在各性病构成比呈现下降,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的比例逐渐上升,原因可能有以下方面。(1)不同地区病种存在着差异;(2)性病就诊者存在分流,部分患者选择小医院及私人诊所,数据未能完全统计;(3)淋病患者感染后症状比较明显,患者自用抗生素治疗缓解后不去就诊。从检查结果看,男性感染尖锐湿疣是女性的4倍,生殖器疱疹男性是女性的5倍多,这可能是男性感染后症状明显,一般会立即就诊,而女性症状多不明显,会延误就诊;另外,女性病变常位于阴道内壁或宫颈,不易被发现。本组资料的就诊者中,大学文化程度者占了大部分,因此应高度警惕性传播疾病在该人群的传播。

      近年来,全球艾滋病的流行逐渐加重,性传播疾病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4]。张敏等[5]既往调查发现梅毒患者中HIV感染率为1.39%,朱慧兰等对8 962例病人调查发现HIV感染率分别为1.75%和1.53%。本研究发现性病人群中HIV/AIDS感染率为1.26%,与国外相似人群相比,感染率明显低,提示我国艾滋病总体上呈现低流行态势。对就诊的梅毒、生殖器疱疹及尖锐湿疣患者中皆检测到HIV感染,提示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淋病等与艾滋病的相关性尚需进一步调查。根据血清学反应和病毒核酸序列测定,HIV可分为二型,HIV1型和HIV2型,HIV2主要局限于西部非洲等少数地区,感染者也较少;我国主要为HIV1型,本研究人群中未发现HIV2型感染。

      性病人群普遍存在高危行为,要加强对性病就诊人群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及教育,帮助其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充分认识不良行为及可能造成的危害,树立健康安全性行为。综合医院应承担起对HIV/AIDS筛查和诊断的任务,加强监测,阻断艾滋病向一般人群传播。

      【参考文献】

      [1]Benotsch EG, Pinkerton SD,Dyatlov RV, et al.HIV risk behavior in male and female Russian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clinic patients[J].Int J Behav Med,2006(1):26-33.

      [2]龚向东,叶顺章,张君炎,等. 1999~2001年我国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2(35):178-182.

      [3]秦倩倩,朱昊,张丽芬,等.2003 年全国性病流行病学分析[J].疾病检测,2004(10):381-383.

      [4]刘志,陆洪光.HIV/AIDS流行及医源性感染[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5(6):384-386.

      [5]张敏,陆洪光,何勤,等.144例门诊梅毒患者HIV感染的检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297.

      [6]Zhu HL,Su XY,Han EY,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genital ulcer disease and HIV seroprevalence among STD patients in Guangzhou[J].Chin J Sex Transm Infect,2004(1):32-35.

    ↑上一篇:梅毒患者HIV感染分析
    ↓下一篇:HIV阳性患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和生殖器疱疹1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