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派瑞松霜治疗湿疹50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6-13  浏览次数:562次

      作者:孔令荣 作者单位:北京燕化凤凰医院皮肤科,北京 102500

      【关键词】 湿疹

      我科自2003.1~6月应用派瑞松治疗50例湿疹,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均来自本科门诊,男22例,女28例,病程7d~20余年。入选标准:明确诊断为亚急性、慢性湿疹患者,皮损真菌直接镜检阴性。排除标准:1周内外用过皮质类固醇、使用过抗生素、抗真菌类药物或抗组胺类药物治疗者,合并有糖尿病者不列为观察对象。

      1.2 治疗方法 派瑞松早晚各1次,薄涂于患处,轻揉片刻,不封包。疗程3周,于治疗前及用药第1、2、3周时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 包括自觉症状与皮损情况,即瘙痒程度与体征检查: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脱屑、苔藓化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按4级评分法进行: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计算积分合计值。

      1.4 疗效判定 根据积分指数评价疗效。积分指数=(治疗前积分合计-每次随访时的积分合计)/治疗前积分合计×100%。痊愈:积分指数>95%;显效:积分指数61%~95%;好转:积分指数20%~60%;无效:积分指数<20%。总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每次随访时记录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患者经1~3周派瑞松治疗后,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周后痊愈31例(62%),显效12例(24%),总有效率86%,结果见表1。 表1 派瑞松治疗湿疹临床疗效(略 )

      2.2 不良反应 有1例阴囊湿疹患者用药后出现轻度烧灼感,给予爽身粉症状逐渐缓解,持续用药至病情好转。

      3 讨论

      湿疹为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它是一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病因不清楚,常用的外用治疗药物仍是皮质类固醇。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在其皮疹区域易受到细菌等微生物的侵袭[1],曾有人研究皮炎湿疹患处细菌阳性率高达81.2%,大部分是常见致病菌,并呈现明显的菌群失调现象,这些细菌对皮炎湿疹很可能有重要影响[2]。还有研究表明在临床无感染湿疹皮炎中,与慢性湿疹及亚急性湿疹皮炎比较,急性渗出性湿疹皮炎金葡菌检出率最高,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说明皮损渗出可能为金葡菌寄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3]。因此,对于湿疹的局部治疗,合并应用抗细菌、抗真菌的药物,减少细菌感染的几率,较之单独使用皮质类固醇更为合理。

      派瑞松是一种复方制剂,其主要成分为1%硝酸益康唑与0.1%曲安奈德。益康唑为咪唑衍生物,有广谱抗真菌的作用,具有灰黄霉素、制霉菌素、青霉素三药的抗菌谱,其抗细菌球菌效率效力与新霉素相当[4];曲安奈德是一种中效的皮质类固醇,两者合用,不仅有良好的抗炎症、抗过敏、抗渗出、止痒的作用,又有较强的抗细菌和真菌的作用。另外,曲安奈德有一定的血管收缩作用,能减缓局部硝酸益康唑的经皮吸收速度,从而增加局部硝酸益康唑的组织浓度,两者配伍产生协同作用。通过本组疗效观察,我们看到派瑞松霜治疗湿疹治愈率高达86%,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较好。因此,派瑞松是治疗湿疹类皮肤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用药物。

      【参考文献】

      1 林麟,崔盘根,胡兹嘉,等.硝酸益康唑/曲安奈德霜与艾洛松霜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比较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9,28(6):368-369

      2 林麟,陈晓,陈敏,等.湿疹皮炎中葡萄球菌及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状况与硝酸益康唑/曲安奈德霜治疗的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31(12):764-766

      3 袁小英,李林峰.非特应性的湿疹皮炎患者皮肤菌群的测定与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32(2):74-75

      4 杨国亮.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108

    ↑上一篇:反义寡核苷酸转染A375细胞实验条件的优化
    ↓下一篇:液氮冷冻治疗皮肤病的护理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