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中老年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0-07-13  浏览次数:528次

      作者:赖新平 作者单位:广东省兴宁市慢性病防治院皮肤科,广东 兴宁 5145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口服加穴位针灸治疗组(A组)72例;针灸组(B组)56例;西药口服组(C组)38例,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与B组及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口服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易被患者接受。

      【关键词】 带状疱疹;神经痛;后遗症;中药;针灸

      Effect of combined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s medicine and acupuncture on post herpetic neuralgia after zoster in the middleaged and elders

      LAI Xinping

      (Dermatology Department, Preventive and Treatment Hospital for Chronic Diseases in Xingning, Xingning 514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ombined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s medicine and acupuncture on post herpetic neuralgia after zoster in the middleaged and elders. Methods: A total of 166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mbined therapy group (Group A, 72 cases) , acupuncture group (Group B, 56 cases), and western medicine group (Group C, 38 cases), and clinic effects in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otal effective rate among three groups (P<0.05~0.01). Conclusions: Combined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s medicine and acupuncture is effective on post herpetic neuralgia after zoster without inducing side effect, and is acceptable for patients.

      [KEY WORDS] Zoster; Neuralgia; Sequel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累及神经及皮肤的常见病,临床以身体一侧出现带状分布的成簇小水疱,并伴有局部神经痛为特征。好发于老年患者。2007年3月~2008年5月我科采用中药口服加穴位针灸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07年3月~2008年5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166例带状疱疹患者。年龄45~78岁,平均63.28岁,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严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者及各种原因中断治疗者。将1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口服加穴位针灸组(A组)72例,针灸组(B组)56例,西药组(C组)38例。A组男性37例,女性35例,病程20d~18个月;B组男性32例,女性24例,病程24d~20个月;C组男性19例,女性19例,病程18 d~18个月。

      1.2 方法

      A组患者采用中药内服以理气活血,疏肝止痛为主,方药以柴胡疏肝散与活络效灵丹加减,基本处方:柴胡15g、枳壳15g、当归15g、赤芍15g、陈皮15g、甘草10g、丹参30g、乳香5g、没药5g、元胡15g、郁金15g,余邪未尽加黄芩15g、栀子10g,正气不足加黄芪30g,气阴两伤加党参15g、当归15g,头部加川芎10g,下肢加牛膝15g,夜寐不安加远志15g、合欢皮15g,水煎服,每日1付。穴位治疗:根据西医神经解剖定位取穴,确定支配疼区的神经节段,取其患侧夹脊穴:发于面颊部者,取颈2~颈4夹脊穴;发于胸背部者,取胸4~胸11夹脊穴;发于腰腹部者,取胸10~腰2夹脊穴;发于上肢者,取颈5~胸2夹背穴;发于下肢者,取腰1~腰5夹脊穴。有明显痛点者,可配合阿是穴,采用围刺法,即视疼痛局部范围大小,每次在痛区内取阿是穴3~8个,由痛区中心开始,依次向外围取穴,穴间上下左右间隔3cm左右,均匀分布。不同患者手法不同。(1)实证、急性痛症患者则用提插捻转,用泻法,留针20~30min,每日2次,用毫针刺,局部卧针横刺;(2)实证、急性病症患者可用三棱针于龙眼穴放血2~3滴,每日或隔日1次;(3)皮肤针或梅花针于疱疹周围浅刺,每日1~2次。

      B组患者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6各10mg每日3次,每日肌肉注射维生素B12 1mL,同时配合针灸(针灸方法同上)。C组口服药物同B组,再配合曲安奈得注射液10mg、2%利多卡因注射液4 mL局部注射。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为疼痛基本消失,功能恢复;显效为疼痛明显减轻,偶有疼痛;有效为疼痛较前减轻,但仍有疼痛;无效为疼痛无改善,仍明显疼痛。总有效率以痊愈+有效+显效计算。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3组疗效见表1。A组总有效率(95.8%)明显高于B组(91.1%)和C组(65.8%)(P<0.05~0.01)。表1 3组临床疗效比较(略)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累及神经及皮肤的病毒性皮肤病,病因传统医学描述为:(1)多因情志不遂、饮食失调,以致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搏结,兼感毒邪而发。(2)以针灸言,带状疱疹病常为心经火旺、脾肺湿热与肝胆火旺所引发。再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为“络”病,“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络病,系指毒邪(病毒),侵入脉络、孙络、浮络等而导致的病变,毒邪的入侵破坏了神经细胞,使之发炎、出血、坏死,再加患者多是年老体弱,久病不愈,气血虚衰,不养脉络,造成了“至虚之处,便是留邪之地”;这些细小万亿数计的孙络、浮络被破坏而且还滞留了一些毒邪的残余,使其不能行使网络循环作用,孙络、浮络处于“绌急”状态(即络脉的收引挛缩状态),故疼痛不休。络病多属久病痼疾,正虚邪实。所以在治疗上重在理气活血,以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使气行则血行;根据中医“久病必瘀”,“久病入络”的理论,以活络效灵丹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理气与活血并用,共同起到宣疏经络之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再结合经络辨证,局部针刺与背俞穴针刺配合使用共同达到调畅全身气机,疏通经络之气而止痛的目的。而且应用中药口服以柴胡疏肝散与活络效灵丹加减制成丹药,该方剂疏肝解郁,理气活血,祛瘀止痛;中药熏蒸渗透性好,可以促进血液及淋巴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同时刺激皮肤的末梢感受器,形成新的反射,抑制或消除原有的病理反射,更好地发挥药物活血祛瘀止痛之功,二者结合使用,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提供了一个有效方法,经临床观察口服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95.8%,能明显地减轻疼痛,缩短疼痛时间,且无不良反应,易被患者接受。

      【参考文献】

      1 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93296.

      2 鲁玉娟.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7,14(12):3738.

      3 陈蕾. 老年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预防和治疗[J]. 华西医学,2008,23 (5):11971198.

      4 刘仲杰,刘华.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例[J].中国针灸,2006,26(3):208.

      5 段俊英.穴位埋线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6例[J].中国针灸,2006,26(8):577.

    ↑上一篇:90Sr敷贴器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端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效果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