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皮肤病治疗经验

    发表时间:2010-08-27  浏览次数:552次

      作者:李进兰 作者单位:宁夏青铜峡二医院 751601

      【关键词】 皮肤病 中医疗法

      笔者用中医辨证治疗皮肤病疗效满意,现将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 疏肝健脾补肾治斑秃

      裴某,男,30岁,初诊日期2006年1月10日。患者于2005年下半年开始头发片状脱落,逐渐加重,曾用西药治疗无效。初诊时头发大部脱落,伴心烦寐差,情志抑郁,疲乏无力,纳谷欠香,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诊断:斑秃。辨证为肝郁脾肾两虚,治以疏肝健脾、补肾养血。处方:党参15g、香附10g、熟地15g、白芍15g、当归15g、熟首乌15g、柴胡10g、合欢皮15g、川芎10g、红花10g、白术10g、黄芪15g、枣仁30g、陈皮10g、枸杞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1月25日复诊,头发少量长出,精神好转,睡眠渐好。处方:党参15g、白术10g、黄芪15g、熟地15g、当归15g、熟首乌15g、白芍15g、柴胡10g、香附10g、川芎10g、红花10g、合欢皮15g、枸杞10g、枣仁30g、甘草6g。守方加减治疗2月,头发长出,寐安纳香,精力充沛。

      按:斑秃为油风也。《外科正宗》云:“油风乃血虚不能随气荣养肌肤,故毛发根空脱落成片,皮肤发亮。”肝主疏泄,肾藏精,其华在发。情志抑郁,肝失疏泄,郁而化火,损阴耗血,阴血亏虚,发失濡养故毛发脱落,心烦寐差,情志抑郁,疲乏无力,纳谷欠香。熟地、当归、白芍、熟首乌、枸杞补肾养血;柴胡、香附、合欢皮疏肝解郁;党参、黄芪、白术健脾益气;川芎、红花活血通窍,共奏疏肝健脾补肾养血,精生血养,头发生长。

      2 清热活血化痰治痤疮

      王某,男,21岁,初诊日期2005年6月5日。患者面部粉刺反复发作2年,皮肤可见丘疹、脓疱、结节,色素沉着及轻度凹陷的疤痕,微痒疼痛,伴口干舌苦,烦躁易怒,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诊断:痤疮。辨证为肺胃郁热,痰凝血瘀。治以清热泻火,活血化痰。处方:知母10g、黄芩10g、黄连10g、石膏30g、白花舌蛇草30g、三棱10g、莪术10g、蝉衣10g、白藓皮15g、赤芍10g、丹皮10g、紫草15g、桑皮10g、贝母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6月17日复诊,皮损减轻,仍心烦口干,二便调和,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处方:知母10g、黄连10g、黄芩10g、石膏30g、白花舌蛇草30g、三棱10g、莪术10g、蝉衣10g、白藓皮15g、丹皮10g、紫草15g、赤芍10g、桑皮10g、贝母10g、海藻10g。上方为主随症加减,共治疗壹月余皮疹消退。

      按:痤疮相当于中医的粉刺。《医宗金鉴》云:“此症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究其病因,不外肺胃积热,气血郁滞,痰热互结所致。本患者皮损色红、脓疱、结节,疼痛,心烦口干,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热盛,气血壅滞之象,知母、黄连、黄芩、石膏、白花蛇舌草清热泻火;三棱、莪术、丹皮、紫草、赤芍凉血活血。桑皮、海藻、贝母清肺化痰;蝉衣、白藓皮祛风止痒;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清热泻火,凉血活血,清肺化痰之效,疗效显著。

      3 滋阴清热祛风治荨麻疹

      曹某,女,62岁,初诊日期2004年10月25日。患者3月前皮肤出现风团,色红成片,灼热瘙痒,时隐时现,烦躁心悸,入夜痒甚,难以入眠,舌红,苔薄黄,脉细数。诊断:荨麻疹。辨证为阴虚血燥,血热生风。治以滋阴清热,祛风止痒。处方:生地15g、黄芩10g、栀子10g、苦参10g、白蒺藜10g、僵蚕10g、黄连10g、白藓皮15g、白芍15g、当归15g、紫草15g、柴胡15g、丹参15g、远志15g、龙骨30g、牡蛎3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上方服12剂,皮疹消退,诸症均除。

      按:荨麻疹相当于中医的瘾疹。瘾疹乃情志内伤,郁而化火,火热伤阴,阴虚血燥,血燥生风,风气搏于肌肤而发病。故皮疹色红,灼热瘙痒,时隐时现,烦躁心悸,入夜痒甚,难以入眠。生地、白芍、当归滋阴养血;黄芩、黄连、栀子、苦参清心泻火;柴胡、远志、龙骨、牡蛎疏肝解郁,安神安志;白蒺藜、僵蚕、白藓皮祛风止痒,共奏滋阴养血,清热泻火,祛风止痒之效,疗效显著。

    ↑上一篇: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50例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