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中药疗法对梅毒血清固定的干预研究

    发表时间:2010-12-09  浏览次数:634次

      作者:陈红君,邱洁英,温惠娟,黄海,卢丽萍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平湖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11)

      【摘要】 目的 评价中药复方治疗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效果。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中药组、西药组、对照组(安慰)血清固定梅毒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的变化情况,以及动态观察治疗前后快速血浆反应素环卡片试验(RPR)滴度变化。结果 治疗后中药组、西药组中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中药组、西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 中药复方能提高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免疫功能,对血清RPR的干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梅毒/ 治疗;血清固定;中医免疫学;干扰素γ,重组

      梅毒系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造成多器官的损害,可通过胎盘传播引起流产、早产、死产、胎传梅毒。为我国目前主要性传播疾病之一,近年来,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尤其梅毒患者血清固定(sero-resistance)发生率显著增高[1],临床治疗相当困难,快速血浆反应素环卡片试验(RPR)滴度持续阳性,血清及临床症状反复,在心理方面对患者也造成较大的影响,梅毒出现血清固定的确切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有学者[2]认为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或神经系统受累有关。本研究采用中药复方治疗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纳入的病例均为2007年12月~2008年5月间到我院皮肤性病科就诊的梅毒患者,年龄18~60岁,均按卫生部推荐的梅毒治疗方案进行苄星青霉素规范驱梅治疗(苄星青霉素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肉注射,每周1次,连续3周),患者符合:①早期梅毒(感染后2年以内)治疗后,按规定时间(6个月)随访血清仍不转阴,晚期梅毒(感染后2年以上)治疗后,按规定时间(12个月)随访如血清仍不转阴者;②所有病例血清HIV抗体检测阴性、近6个月内未接受干扰素、白介素-2、胸腺素、转移因子等免疫调节治疗,无合并心血管、肝、肾、脑、造血系统以及恶性肿瘤,糖尿病、HIV感染、精神病、类风湿、SLE等内科疾病者;脑脊液检查排除神经梅毒。

      1.2 分组方法 将36例纳入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三组,每组12例。其中治疗Ⅰ组(中药组)男8例,女4例,年龄19~58岁,病程6个月,血清干扰素-γ(IFN-γ)水平为3.31±0.48fg/L;治疗Ⅱ组(西药组)男9例,女3例,年龄20~60岁,病程6个月,血清IFN-γ水平为3.23±0.35fg/L;对照组(安慰组)男7例,女5例,年龄21~59岁,病程6.2个月,血清IFN-γ水平为3.29±0.37fg/L。各组年龄、性别、病程、血清IFN-γ水平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3 用药方法 中药组:口服中药免煎颗粒驱梅方(经验方:北芪20g、白术15g、熟地15g、山萸肉10g、白花蛇舌草15g、土茯苓30g、淮山15g、蒲公英15g、玄参15g、甘草6g组成),每天1次,60天为1个疗程,月经期或感冒等情况酌情停药。西药组:口服胸腺肽片10mg,每天3次,6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安慰剂维生素C片0.1g,每天3次治疗。

      1.4 评价指标 RPR及血清IFN-γ水平检测。IFN-γ检测:人IFN-γ ELISA试剂盒购自深圳晶美生物工程公司,采用双抗夹心ELISA,按使用说明书检测,以450nm波长下用酶标仪(意大利Di-aSorin公司)ETI-Max3000全自动酶标仪)测A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含量。

      1.5 治疗疗程 共完成3个疗程的治疗,每个疗程结束时测定血清RPR滴度,治疗前后测定IFN-γ水平。

      1.6 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治愈:最后2次RPR均阴性;显效:最后1次RPR阴性;好转:RPR滴度第1次>第2次≥第3次;无效:RPR滴度无变化或升高者;有效率以临床治愈加显效计算。

      1.7 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应用统计软件SPSS 13.0建立数据库,计量数据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各组治疗前后IFN-γ水平比较 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IFN-γ水平均有明显提高(P<0.01或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见表1。

      表1 各组治疗前后IFN-γ水平比较 (略)

      与对照组比较,a:t=4.48,P<0.01;b:t=2.09,P<0.05

      2.2 各组疗效比较 中药组、西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5),见表2。

      表2 各组疗效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a:P=0.027,b:P=0.027,P均<0.05

      3 讨论

      一般认为,梅毒患者经过数疗程正规驱梅治疗后,通过药物和机体的相互作用,梅毒患者外周血在2年内基本阴转,但临床所见部分梅毒患者即使经过数疗程正规驱梅治疗,RPR仍然持续阳性,很长时间不能转阴。有关梅毒患者经过数疗程正规驱梅治疗但RPR仍持续阳性的原因,目前认为主要与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有关[3,4]。

      目前治疗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多以提高免疫功能为主。中药在此方面有较独特之处,且较多的中药在实验上已证实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名老中医 国维的中药复方驱梅方治疗梅毒血清固定,该复方具有益气养血、利湿解毒的功效,结果表明,中药组、西药组均能显著提高患者IFN-γ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在疗效比较方面,治疗总有效率也均高于对照组(P<0.05)。由于样本例数少,下一步研究有待增加样本量,选择更多的免疫指标,为今后能更好更全面地评价中药复方治疗梅毒的疗效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锡宝,韩尔阳,汤少开,等.广州市梅毒流行病学7年回顾性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2,29(2):225.

      [2] Lusiak M, Podwinska J. Interleukin 10 and its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the cell-mediate immunologic response in syphilis [J]. Arch Immunol Ther Eep,2001,49(9):417.

      [3] Salazar JC, Hazlett KR, Radolf JD. The immune response to infection with Tr eponema pallidum, the stealth pathopgen [J]. Micrbes Infect,2002,4(11):1133.

      [4] 刘藕根,黄清水,陈玉,等.IFN-γ,IL-10与梅毒患者血清固定形成关系的探讨[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21(7):416-417.

    ↑上一篇: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甲氧沙林外用治疗白癜风效果观察
    ↓下一篇:尖锐湿疣治疗新进展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