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皮质类固醇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0-11-16  浏览次数:639次

      作者:莫文件 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河池546300

      【关键词】 泼尼松;带状疱疹;神经痛,带状疱疹后;老年人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疾病,由于其致病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侵犯脊髓后根和机体的免疫反应等原因,带状疱疹愈后易遗留疱疹后神经痛(PHN),尤其在老年人,PHN的发生率都较高。2005年3月~2007年2月,我们应用阿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PHN,在减轻和预防后遗神经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55岁以上具有典型症状、无严重高血压、活动性消化道溃疡病、糖尿病或1个月内未用过泼尼松的带状疱疹患者58例,其中男35例,女23例,年龄55~81岁,病程3天~4周,均有不同程度神经痛。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B组2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皮损分布及疼痛程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

      A组给予阿昔洛韦250mg,每天静脉滴注1次,10天为1个疗程,同时给予消炎痛25mg、西咪替丁400mg,每天2次口服,维生素B1 20mg,每天3次口服,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局部外用聚维酮碘、阿昔洛韦软膏。在应用上述药物的同时加用泼尼松,第1个3天口服30mg/d,第2个3天口服20mg/d,第3个3天口服10mg/d,1个疗程共9天。B组除不同泼尼松外,其余药物治疗量及疗程与A组相同。

      1.3 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判标准。将疼痛程度分为5级,观察并记录治疗前、治疗中、治疗结束时、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的疼痛评分。①评分标准:0分为无疼痛;1分为轻疼≤5次/d;2分为时感疼痛,对日常生活影响不明显;3分为疼痛频繁,影响日常生活,需服镇痛药;4分为疼痛难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服用镇痛药效果不佳。根据治疗前、后疼痛积分下降指数评价疗效。疼痛下降指数=(治疗前分值-治疗后分值)/治疗前分值×100%。②疗效判断标准:痊愈为疼痛下降指数=100%;显效为疼痛下降指数80%~99%;良好为疼痛下降指数50%~79%;无效为下降指数<20%。治愈为痊愈加显效例数的百分比合计为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观察数据应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A组治疗结束时、结束后3个月皮损痊愈率高于B组;神经痛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P均<0.01),见表1。表1 两组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后效果比较(略)

      2.2 副作用

      每组有1例在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时出现恶心、胃部不适,调慢滴速后症状缓解。A组5例在服用泼尼松当晚面部皮肤潮红,但在12h以内症状减轻。未出现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PHN是指带状疱疹患者疱疹消退后仍有神经痛,或疱疹发生后局部疼痛持续1个月以上者,其危险性随年龄增大而增加,且年龄越大,疼痛越难消除。它的发生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或生活。PHN的发病机制为VZV在各种诱因刺激下,再激活、生长繁殖,使受侵犯神经节发炎、坏死产生疼痛[1]。从B组治疗效果来看,治疗3个月时,神经痛的发生率仍为42.96%(12例)。因此,预防PHN的发生是治疗带状疱疹的主要目标。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带状疱疹曾经一度存在争议,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显示在带状疱疹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能减轻神经痛,预防PHN的发生[2]。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免疫,减轻炎症,抑制胶原纤维增生形成纤维化的作用,它可抑制VZV抗体的产生,减轻神经组织的炎症损伤,可有效防止疼痛,小剂量应用减轻了其副作用。而且,PHN只是受累神经受损而神经节外病毒已被抗病毒药杀灭,此阶段机体抗此病毒的免疫功能显著增强,短时间不可能复发,可以小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本组联合用药未出现使用糖皮质激素而引起的并发症。一般3~5天疼痛明显减轻,糖皮质激素应用得越早神经痛缓解率就越高,且能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B组患者用药后,带状疱疹发作时神经痛虽有减轻,但疗效不如A组。A组除2例患者因年龄≥80岁,3个月后皮损局部仍有麻木感外,其余均无神经痛。因此,对于老年人带状疱疹,除用抗病毒药物和营养神经等治疗外,如无禁忌证时,在疾病早期常规给予小剂量泼尼松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可以减少或避免PHN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科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00.

      [2]祁怀山,鲁智勇.得宝松局封联合UVB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49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3):154-155.

    ↑上一篇:反复发作3次带状疱疹1例
    ↓下一篇:男男性接触者性行为及梅毒、HIV感染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