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SLE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的检测

    发表时间:2011-10-14  浏览次数:634次

      作者:张晓军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皮肤性病科,江苏 南京 210029

      【摘要】 目的 研究抗核小体抗体(ANuA)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狼疮性肾病(LN)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8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186例SLE患者(其中141例合并LN)的血清,检测ANuA、抗ANA、dsDNA和ENA(Sm、RNP)抗体。结果 115 例SLE活动期患者,99例ANuA阳性,其中93例为LN,ANuA阳性率86.1%;71例SLE缓解期患者,39例ANuA阳性,其中23例为LN,ANuA阳性率54.9%。ANuA检测对SLE的灵敏度为74.2%,对LN的灵敏度为82.3%。结论 ANuA可作为除抗dsDNA和Sm抗体外诊断和判断SLE活动性,尤其是诊断LN的一种新的抗体。

      【关键词】 抗核小体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病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侵犯全身结缔组织和多个器官的炎症性自身免疫病,早期表现多种多样。狼疮性肾病(LN)是SLE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内脏损害,约占SLE患者的60%~80%。肾脏损害可出现于本病任何阶段,以第1年最多,临床上肾外表现与肾脏病变并无明显平行关系。近来研究发现,核小体在LN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186例SLE患者血清中抗核小体抗体(ANuA),分析ANuA对SLE、LN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血清标本来自于2005年1月至8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186例SLE患者,其中女166例,男20例,年龄15~60岁,平均(32±10)岁。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参照SLE临床活动指数对SLE患者评分,其中SLE活动期115例,缓解期71例,合并LN141例。

      1.2 方法

      ELISA法检测血清ANuA,所需试剂购自德国欧蒙实验室免疫制品有限公司。微孔板用小牛胸腺纯化天然核小体包被,血清经1∶200稀释后加入微孔板温育;洗涤后再加入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兔抗人IgG温育;再洗涤,最后加入色原四甲基联苯胺和底物过氧化氢显色。以1mol•L-1磷酸作为终止液,用奥地利CB128酶标仪450nm波长比色,用6份标准血清浓度和其吸光度作标准曲线,据标准曲线求出血清标本中抗核小体抗体浓度。SLE患者血清抗ANA、dsDNA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ENA(Sm、RNP)抗体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试剂盒均购自德国欧蒙实验室免疫制品有限公司。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由SAS软件完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SLE活动期与缓解期患者血清ANuA比较

      SLE活动期ANuA阳性率为86.1%,缓解期为54.9%,活动期高于缓解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SLE活动期与缓解期患者血清ANuA阳性率比较

      2.2 SLE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结果

      186例SLE患者ANuA阳性138例,其中116例为LN,ANuA检测对SLE的灵敏度为74.2%(138/186),对LN的灵敏度为82.3%(116/141)。ANuA检测对SLE的灵敏度高于抗dsDNA、Sm、RNP抗体(均P<0.01)。SLE患者自身抗体敏感性比较

      3 讨 论

      SLE是一种以多系统损害伴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的免疫性疾病。SLE患者血清中常检测到大量的自身抗体,其中以抗dsDNA抗体与发病关系最为密切。DNA与抗DNA抗体形成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及小血管内膜下,激活补体造成炎症反应,引起肾脏病变。虽然抗dsDNA抗体特异性高,但临床阳性检出率低。Tax等[1]认为这些抗体的产生与SLE患者淋巴细胞凋亡有关,细胞凋亡过程中所释放的核小体在ANuA的产生中具有重要意义。核小体作为自身隐蔽抗原或免疫性颗粒,诱发对核小体抗原特异的辅助性T细胞自身免疫耐受异常,从而激活B淋巴细胞产生ANuA、抗DNA抗体等。实验表明,在狼疮鼠中,核小体所刺激CD+Th细胞诱导抗dsDNA抗体和抗组蛋白抗体的产生,但是ANuA仅对核小体起作用,并不与其成分中的DNA或组蛋白反应,且先于抗dsDNA抗体和抗组蛋白抗体形成[2],ANuA的效价与疾病的活动性成正相关。本研究采用ELISA法检测了186例SLE患者血清ANuA,发现其阳性率为74.1%,141例LN患者中ANuA阳性率为82.3%。从本研究可见,SLE患者活动期与缓解期血清ANu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我们在实验中还发现,186例SLE患者中74例抗dsDNA抗体阳性,伴ANuA阳性67例;而在抗dsDNA抗体阴性的SLE患者中,有64例ANuA阳性,占 57.1%,其中38例LN患者血清ANuA阳性,占33.9%,与国外报道[3]相近。由于抗DNA抗体仅是ANuA谱中的一种亚型,因此,ANuA的检测对临床上抗dsDNA抗体阴性的LN患者很有帮助。

      SLE标志性抗体为抗dsDNA和Sm抗体,这两种抗体对诊断SLE特异性高,但因其灵敏度低,故阳性率不高,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30%~40%,抗Sm体抗阳性率也只有20%~30%,而ANuA的阳性率为74.1%,明显高于抗dsDNA和Sm抗体阳性率(P<0.01);且在LN患者中,ANuA的阳性率高达82.3%,这就大大提高了SLE及LN诊断的敏感性,对早期的脏器损害诊断有极大的意义,国外也有文献报道ANuA的检测在SLE的诊断和疾病监测中有重要作用[4]。关于LN患者肾活检结果与AnuN检查的关系,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有待于我们临床实验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Tax W J,Kramers C,van Bruggen M C,et al.Apoptosis,nucleosomes,and nephritis in systermic lupus[J].Kidney Int,1995,48:666673.

      [2]Chaber H,Amoura Z,Piette J C,et al.Presence of nucleosomerestricted antibodie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Arthritis Rheum,1995,38:14851491.

      [3]Min D J,Kim S J.Antinucleosome antibody:significance in lupus patients lacking antidoublestranded DNA antibody[J].Clin Exp Rheumatol,2002,20:1318.

      [4]Kiss E,Lakos G,Nemeth J,et al.Significance of antichroitin autoantibodie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Orv Hetil,2001,142:17311736.

    ↑上一篇:127例长期缓解的银屑病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下一篇:老年人梅毒筛查阳性凝集试验复检的结果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