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外毛根鞘癌病理分析2例

    发表时间:2011-09-22  浏览次数:657次

      作者:周永庆1,田林2  作者单位: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1口腔科;2病理科,湖北 十堰 442000

      【关键词】 外毛根鞘癌;病理

      外毛根鞘癌(trichilemmocarcinoma,TLC)是一种少见的毛源性皮肤附属器肿瘤,由于国内文献报告不多[1],因而对本病的认识不足,临床上可能难作出准确诊断,常误诊为角化性磷癌、基底细胞癌、皮脂腺导管炎性增生等。近期我科收治2例外毛根鞘癌的患者,其最大的特点是颌面部烧伤,病程达20余年,2病例均手术切除肿物,术后病理诊断为外毛根鞘癌,现将该病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历摘要

      2例烧伤患者,男性,农民,约30岁。因意外事故致颌面部烧伤,在当地行抗烧伤治疗,创面愈合后形成多发性结节。数年后结节无明显诱因脱皮破溃化脓,给予抗炎消肿治疗后症状缓解,创口愈合。最近反复发作并加剧发展,就诊我科。

      体格检查:全身表浅淋巴结未触及,心、肺、腹无异常。颌面部专科检查:颊部左右不对称,病灶表面凹凸不平呈多个结节状,部分溃烂成多数蜂巢口样,瘘口有乳白色颗粒状分泌物,肿块触之易出血,周围组织呈板样硬结,边界不清。疑为鳞状细胞癌,行病变组织扩大切除术,病理切片检查见肿瘤组织由典型的外毛根鞘细胞组成,确诊为外毛根鞘癌。

      1.2 组织病理

      镜下肿瘤与表皮相连,由片状、分叶状增生的鳞状上皮细胞组成。表皮增生、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部分表皮突下伸至真皮网状深层,较大的瘤细胞位于真皮内呈分叶状,大小不一,部分瘤细胞鳞状或透明样,明显异型,排列紊乱,细胞分裂像增多。外毛根鞘角化物质外围包绕瘤细胞,形成角质囊肿。可见较多浆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及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2 讨论

      外毛根鞘癌是一种少见的毛囊源性肿瘤,属低度恶性[2],其生物学行为和形态不一致[3]。组织病理上外毛根鞘癌有其独特地改变,表现为侵袭增长的肿瘤主要由类似外毛根鞘细胞、不典型透明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组成,增生组织中央的上皮细胞突然转变为伊红无定性角化物质,瘤细胞呈多型性,染色深。根据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将其分为高、中、低分化三型。高分化似外毛根鞘囊肿,磷状细胞分化良好,胞质嗜酸性或空泡状透明,核圆形,细胞排列无明显紊乱,核分裂像少见;中等分化者小叶外周瘤细胞较丰富,核变大,染色质变深,核分裂像可见;分化差者,瘤细胞明显异型,大小不等,可见瘤巨细胞,多核巨细胞。

      外毛根鞘癌在临床上好发于曝光的部位,如:颌面部、颈部、四肢等。本组病例的特殊性在于颌面部的烧伤。TLC临床表现基本相似,结合文献有以下特征:⑴早期肿瘤多表现为原发性皮下结节或囊肿;⑵生长缓慢,当受到刺激时生长迅速,并发展为外生浸润性包块或蕈状;⑶肿瘤表面易形成溃疡或菜花状,触之易出血;⑷结节内可挤出粉刺样物或囊腔内溢出细小颗粒的乳白分泌物;⑸病程长,皮瘘较大,很少转移。外毛根鞘癌瘤体小叶中有骤然角化现象,并于囊腔中有红染无定型物质,易与鳞癌鉴别。

      外毛跟鞘癌发病相对缓慢,本组病例病程长达20年,很少有转移,切除后不易复发,但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或有神经周围浸润[4],手术范围应包括边缘正常组织,以免复发。

      【参考文献】

      [1]罗 燕,邱丙森.8例外毛根鞘癌的组织病理学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9,32(3):187-188.

      [2]Boscaino A,Terracciano LM,Donofrio V,et al.Tricholemmal carcinoma:a study of seven cases[J].J Cutan Pathol,1992,19(2):94-99.

      [3]葛 霞,谢 群,姚 敏,等.细胞角蛋白和cerbB2在外毛根鞘癌中的表达与意义[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36(7):397-399.

      [4]翟志芳,杨希川,叶庆佾,等.巨大外毛根鞘癌1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3):169-170

    ↑上一篇:匹多莫德联合微波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