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临床治疗手足癣药物的应用现状

    发表时间:2011-10-17  浏览次数:707次

      作者:申萍,宋莉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95979部队门诊部

      【关键词】 临床治疗 手足癣药物 应用现状

      手足癣是指(趾)间及掌跖面皮肤的浅部真菌感染。病原菌多为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及须毛癣菌。由于局部治疗起效快,安全性高,费用低等优点,普遍予以接受。目前临床使用的抗真菌药物很多,笔者就临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按其药物结构和药理机制做一归类,供大家在选择用药时参考。

      一、吡咯类

      广谱抗真菌药物,通过干扰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从而抑制真菌麦角固醇等固醇的生物合成,损伤真菌细胞膜并改变其通透性,以致重要的细胞内物质外漏;可抑制真菌的甘油三脂和磷脂的生物合成;也可抑制氧化酶将诶过氧化酶的活性,引起细胞内过氧化氢积聚导致信报亚微结构变形和细胞坏死。常用的有酮康唑,克霉唑,酮康他索,硝酸咪康唑散,硝酸益康唑。

      二、丙烯酰胺类

      广谱抗真菌药,能特异的干扰真菌细胞壁固醇的早期生物合成,导致麦角固醇合成减少,并高选择性抑制真菌的角鲨烯环氧化酶,使真菌细胞膜的角鲨烯环氧化反应受阻,角鲨烯在细胞中堆积,细胞膜破坏或死亡,从而达到杀灭或抑制真菌的作用。主要有盐酸萘替芬,盐酸特比萘芬。

      三、环吡酮胺类

      广谱抗真菌药,主要通过改变真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引起细胞内物质外流,并阻断蛋白质前体物质的摄取,导致真菌细胞死亡,对皮肤癣菌、酵母菌、霉菌等具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渗透性强。对各种放线菌、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及支原体、衣原体、毛滴虫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如环吡酮胺软膏。

      四、其他

      吗啉类的阿莫罗芬;硫脲类的利拉萘酯;角质剥脱剂的水杨酸,冰醋酸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杀菌作用。

    ↑上一篇:消伤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150例
    ↓下一篇:祛毒胶囊对狼疮样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干扰素-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