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新发麻风25例病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1-10-24  浏览次数:712次

      作者:朱清  作者单位:湖北丹江口,丹江口市皮肤病防治所

      【摘要】 基本消灭麻风病之后,近年来新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改变,年龄增高,病期缩短,畸残程度降低,是今后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麻风病 新发病例 分析

      丹江口市的麻风病经过50年采取结合防治措施,在1994年通过湖北省卫生厅的考核验收,达到基本消灭标准。自1994~2007年新发病人25例,全部用档案调查法收集有关资料,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结果

      25例中,男19例(76%),女6例(24%),农民占92%,工人占4%,学生占4%,说明麻风防治的重点仍然是农村:特别是疫区中、小学生要密切进行监测和定期进行体检;发病时56%的人已婚,36%的人未婚,离婚和丧偶的8%,文盲和半文盲占36%,小学文化占48%,初中以上的占16%,且大部分病人都分布在山大人稀,交通不便的地方,居住拥挤,经济文化落后,卫生条件恶劣,又说明麻风病仍然是贫穷愚昧疾病。

      25例中TT 2例(8%),BT 1例(4%),BB 1例(4%),BL 8例(32%),LL 13例(52%),发病年龄见表1,平均28.6岁。随着时间推移,平均发病年龄呈增高趋势,1994~1999年段发病年龄为26岁,2000~2005年段为32岁。有明显传染源者21例占84%(家庭内8例,家庭外13例),传染源不明者4例占16%,疫点普查和家属体检发现4例占16%,线索调查13例占52%,基层卫生组织报病确诊1例占4%,专业门诊7例占28%,多菌型22例,少菌型3例,MB与PB之比为7.3:1。发病年龄分组表病期,两年内的占32%,2~5年的占44%,5年以上的占24%,平均为42个月。近年来,新病人的平均病期缩短。

      确诊时的畸残情况见表3,本调查以身体某一部位的最高畸残度作为总畸残度。有Ⅱ级以上畸残者明显减少,早期发现病人,减少畸残和防止畸残升级是今后防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 新发病例的病期分布表 新发病例畸残情况表

      确诊时有三块皮损以上的20例(80%),36%的人皮损呈弥漫状态,有神经损害者7例(28%),查菌阳性者22例(88%),BI均值3.02(0.40-4.10)。皮损随年份有所增加的趋势,我们考虑可能与多菌型病人增多有关。

    2 讨论

      目前麻风病学的流行特征发生了许多变化,如发病年龄升高,儿童发病率降低(我市自1988年以后儿童发病率一直持续为零),多菌型比例上升,传染不明的增多,使麻风病早期发现工作增加了难度,但长期密切接触发病者仍然占很大比例,今后要对多菌型病人亲属、邻居及周围人群进行长期密切监测。

      病人的平均病期缩短,使畸残率明显下降,提示今后在早期发现、规则治疗、及时处理麻风反应方面需作更多的努力,减少畸残发生和防止升级是今后麻风防治的一个重要问题。

      确诊时病情严重,皮损较多反映了有些病人看过的医院和医生对麻风知识缺乏了解,而出现误诊也反映了在健康教育方面存在不足。今后应对非专业机构的医务人员进行麻风知识普及,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断能力是促进早期发现病人的有效手段。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麻防工作无偿服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增加了今后工作难度,建议各级政府增加对麻防工作的投入,为防止麻风疫情回升和完全消灭提供保证。

     

    ↑上一篇:负压创面引流治疗老年褥疮22例临床体会
    ↓下一篇:扁平疣中西医治疗进展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