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眼科学》

    睑袋整复术125例临床分析a

    发表时间:2009-10-30  浏览次数:602次

    睑袋整复术125例临床分析a作者:张炳泰,徐 冰,杨海燕    作者单位:262500 山东,青州市人民医院美容科    【摘要】  目的 探讨睑袋整复术的手术方法,以求获得最佳手术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常规法、结膜入路法及皮瓣于肌皮瓣法治疗不同类型睑袋。结果 除2例出现暂时轻度睑外翻,其余医患双方均对手术满意,睑袋基本消失,切口痕迹不明显。结论 行睑袋整复术除加强睑袋前壁及处理好眶脂肪外,应根据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以保持正常的眼形。    【关键词】  睑袋;整复术    临床分析睑袋是中年人面部老化的重要特征,其临床表现为下睑皮肤松弛、皱褶、臃肿呈袋状,并伴有眼鼻沟、眶下沟区的半月形凹陷畸形[1]。睑袋影响眼部和整个容貌之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行睑袋整复手术的就医者越来越多,笔者对125例就医者,根据不同的睑袋类型采取不同处理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25例,女113例,男12例,年龄30~65岁,平均38岁,其中双侧122例,单侧3例。    1.2  手术方法     1.2.1  常规切口法  对于睑袋明显、睑部皮肤弹性好、睑部有皱纹者,选用常规切口,即距下睑缘1~2 mm 做平行睑缘切口,在外眦角下方与鱼尾纹一致的斜形切口[2]。需要注意的是在内眦下泪小点处应稍内下斜,以防术后泪小点外翻移位造成溢泪。切开皮肤,眼轮匝肌,打开眶隔,去除适量的眶隔脂肪和适当皮肤,紧缩眼轮匝肌,缝合固定于眶外骨膜,缝合伤口。    1.2.2  结膜入路法  从睑缘内侧距睑板下缘中央部做一长约15 mm长横形结膜切口,深达结膜下[3],用蚊式钳在眼轮匝肌下潜行分离,打开眶隔,眶隔脂肪自行溢出,切除合适脂肪量,同法切除其他两组眶隔脂肪,彻底止血,伤口不用缝合。    1.2.3  皮瓣与肌皮瓣法  对于眼轮匝肌薄弱,皮肤松弛者,采用皮瓣与肌皮瓣法。方法是:切开皮肤后,沿切口下缘先在眼轮匝肌表面分离大约5~7 mm宽,然后剪开眼轮匝肌,打开眶隔,去除合适脂肪。将肌皮瓣上提,紧缩固定缝合。2  结果    125例患者除2例出现轻度睑外翻,3个月后恢复,其余病例随访1个月~3年,睑袋基本消失,切口痕迹不明显,医患双方均满意。3  讨论    目前,临床上睑袋整复方法有皮瓣法、肌皮瓣法及结膜入路法,依据睑袋形成机制手术时主要从加强睑袋前壁和处理好睑袋内容物两方面入手,除上述两个关键点外,还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睑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准确祛除下睑松弛的皮肤肌肉,是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的重要保证。有的观点主张宁少勿多,却常见效果不佳,也有的为追求远期效果,矫枉过正,却偶有下睑外翻、巩膜过度外露等并发症发生[4]。我们采用皮瓣与肌皮瓣联合整复睑袋,临床结果其矫治效果显著,具有皮瓣法的去皮肤、减少皱纹的优点,但没有眼轮匝肌折叠不平整、创伤大等缺点,却同时具备了皮瓣法和肌皮瓣法的全部的优点,效果确切,创伤小,既安全又适度。    针对眶膈筋膜松弛,加强眶膈前壁张力,采用眶脂肪铺垫法,对下睑眶明显凹陷者在内中1/2眶缘处将眶缘粘连紧密的眼轮匝肌筋膜组织与眶缘分离开,在眶膈最低点剪开眶膈膜,用蚊式钳将眶脂肪平铺在凹陷处,视脂肪多少适当去除一些,可做两针固定缝合。    如果外眦角下垂明显,眼轮匝肌松弛,需做肌肉悬吊固定。采用皮瓣法时,可以做单纯折叠缝合。肌皮瓣法时在外眦部根据肌肉松弛度做纵向“V”形切除,然后肌肉对位缝合或肌肉与外眦韧带缝合,悬吊缝合。    我们采用皮瓣与肌皮瓣法联合整复睑袋,临床结果显示其矫正效果显著,具有皮瓣法的只祛除皮肤、减少皱纹的优点,但没有眼轮匝肌折叠不平整、创伤大等缺点,故同时具备了皮瓣法与肌皮瓣法的全部优点,效果确切,创伤小。睑袋整复前应仔细研究,分析其属于哪种类型,是该祛除脂肪还是应该做脂肪转移充填,切口应采用哪种更安全。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该做眼轮匝肌提紧,眶前壁加强,保持眼睑的正常外形。【参考文献】  1 宋儒耀,方彰林.美容整形外科学.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632-646.  2 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美容医学分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41-42.  3 王积恩,丁芷林,方彰林,等.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手术学.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236-237.  4 高竟,乔群,刘志飞,等.联合下睑袋整形除皱术.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1,7:242-243.

    ↑上一篇:泪小管吻合术58例临床总结
    ↓下一篇:压力对体外培养的牛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