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眼科学》

    中药加针灸治疗眼手术后上睑下垂20例

    发表时间:2009-11-26  浏览次数:589次

    中药加针灸治疗眼手术后上睑下垂20例作者:彭礼岚    作者单位:343000 江西吉安,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关键词】  眼科病    临床中有一些眼科病人在内眼手术治疗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术眼有上睑无力、睁眼困难等症状。在排除了非因手术效果而引起的上睑下垂病例,手术医师多是让病人注意休息,避风避光,少食辛辣刺激等,但仍有少数病人的上睑下垂维持时间较长,给其心情及生活带来不便,笔者在临床中结合中医理论中上睑下垂的病因病机,对20例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出现上睑下垂的病例进行中药加针灸治疗,效果显著,现总结归纳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20只患眼均符合白内障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在局麻下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均恢复0.5以上,眼球向各方向活动自如,术眼在术后1周后仍有轻中度不适,主要以术眼上睑沉重感,抬起无力,睁眼困难,伴有程度不一的周身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不适。20只术眼的患者年龄均为65岁以上,其中男4眼,女16眼。    1.2  治疗方法    1.2.1  中药治疗  根据症状进行辨证施治。患者胞睑不举,食欲不振,精神困倦,气短乏力,苔薄,脉细弱,多属脾虚气陷,当以升阳益气为主,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1.2.2  针灸治疗  取穴:主穴取攒竹、鱼腰、丝竹空、阳白,配合谷、足三里,行补法。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取用1~1.5寸毫针,平刺或斜刺穴位约1寸左右,得气后行捻转补法3min,留针10min,不通电。每日1次,10次1个疗程,休息2天后再进行第2个疗程。2  治疗效果     20例患眼上睑均能抬起同对侧眼基本一致,其中治愈18例,有效2例,治疗次数最少6次,最多14次,平均10次,随访半年均未见复发。3  体会    上睑下垂中医称睑废。因手术造成的刺激而损伤了眼部肌肉所支配的肌神经或佩利氏核,使得提上睑肌或Müller肌的功能不全或丧失所致。绝大多数患者都能自行恢复,少数的个体因年老体弱,又经过一次眼部手术刺激,恢复较慢,造成机体脏腑经络气血失调。中医认为胞睑在脏属脾,脾主肌肉,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胞睑肌肉受脾之精气营养,则轻劲有力,开合自如。因手术外伤所致的脾虚中气不足,脾阳不升,睑肌无力即上睑下垂,故方药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中黄芪、人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补中;当归补血,陈皮健脾行气;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共奏升阳益气之功。    另外通过针刺疗法,以局部近取与循经远取结合的方法,选取适当的穴位,虚证采用补法,来疏导眼区经气,调畅血脉,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扶正祛邪,从而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调节眼肌的神经,改善神经冲动的传递,加速恢复眼肌的运动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所以,在已经历过手术的患者,思想负担较重,观察及单纯药物治疗对眼部病症恢复没有很好的疗效时,采用祖国医学的中药治疗加针刺方法不愧为另辟蹊径,它对本病有着独特的疗效,患者亦容易接受。

    ↑上一篇:老年眼科疾病患者心律失常心电图分析
    ↓下一篇:眼科应用糖皮质激素诱发严重精神失常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